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我们的祭祀仪式依旧,变化的是年年不同的心境。中元节,也称鬼节、七月半,我们中元节的庆祝活动通常包括祭祖和“丢高”(迄今为止,我还不知道“丢高”名称的深刻内涵,这大概是我们这一带的专有名词,之前问过妈妈,妈妈仅说都这么叫,所以至今对这个名称的内涵依然模糊。只知道中元节晚上,大人都会给小孩子们点好香,然后插在柚子皮上,孩子们就会拿着自己手上的香火,在村里边逛边喊“‘丢高’喔喂~”,对孩子而言,这是一项非常热闹,非常令人期待的活动)。
这一天,我们不仅杀鸡祭拜,还会提前几天给他(她)们买衣服、家具、生活用品,然后和元宝纸钱带上封条一并烧给祖先,爸爸说,其实这个“鬼节”就是他们的“春节”,是他们一年当中最热闹,最开心的日子。
祭祀仪式完成后,我们就开始吃晚饭。晚饭过后,我们便开始从家里的大门口,开始插香和蜡烛,这是一次全家性的活动,楼上楼下,围绕整个屋子,院子……加上十五圆月的映照,天上,地下,好不明亮!不了解习俗的人可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些许会觉得有点恐怖,毕竟一直以来,鬼节都被赋予某种神魔色彩,但对我们而言,这样的活动,也仅仅是我们在为离开的人儿照亮回家的路。
看到这一幕觉得很温馨,因为我们彼此都思念,不曾忘记。
昨天下雨楼顶积水,今天明月当空,天上月亮和水中月亮,交相辉映,不分彼此……
今天又去重温中元节潮汕文化短片《番客》,每年看的感觉都不一定,现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每年都有这么祭拜的传统,理解了爸爸在祭祀时的“自言自语”,或许只有这时候他才能借此诉说他对父母的思念和祝福,或许他们真的能听见。也许传统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它承载思念,让飘零的的心有寄托,让我们记住与我们有牵绊的人,让我们对死亡不再只有回避和恐惧。
“希望每一个亡灵都有人纪念,每一个人终能落叶归根。”——《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