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简书的第22篇原创文章或设计。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和创意,欢迎添加我的公众号(OtherOptions),那里已有45篇文章/模板/工具,时不时会更新,确保不走丢哦~
你知道在这个故事里,女主人公被多少个认知偏差困住了吗?不急着揭晓,我们来看另一个场景。
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故事,其实主人公秉承着类似的认知偏差,起码有七个!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比如宽敞舒适现代的办公环境。
刻板偏误(Stereotypical Bias)– 对应我们常说的贴标签,比如以上两个故事“不愧是…”后面的信息,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就能让我们产生知书达理的推论。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我们更容易注意到每一件事情中符合我们信念的那部分细节,比如她很快注意到了他干净的指甲和白球鞋,从而她更加肯定他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这个偏误很厉害,因为它会加强某个方向的循环。
晕轮效应(Halo Effect)- 又称光圈或光环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偏概全。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比如她仅从一次约会印象,就开始“推论”想象他应该是个超温柔、超自律、超有爱的男孩子。
沉没成本谬误(Sunk Cost Fallacy)-沉没成本是历史成本,本不该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但人们为了逃避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反而忽略了未来的投入产出比,选择了非理性的决定或行为方式。比如明知道再在现公司待下去,对个人未来的增值不利,但就是舍不得过去的投入而自己画地为牢,以至沉没成本– 年华和精力- 不断累积。
承诺升级(Escalationof Commitment)- 指当我们面对日益增高的负面结果,反而会持续合理化既存的决策、动作和投资的现象,而非改变它们。比如女主人公意识到问题时,仍然耗了一年又一年,甚至投入更多的感情和赌注,退让自己的底线,幻想着再多一点点努力,就会扭转结局。
安于现状偏误(Status Quo Bias)– 这是一种情绪偏误,我们偏好于保持现状的选项,尽管理性评估告诉我们,其他选项得到更好的结果的概率更大,我们仍然倾向于保持看不到太多或近期风险,或不确定性没那么高的现状。于是,像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留了下来,留下来的确不确定性没离开高,但是也比较“确定”并不会有多好。
如果你把开头的两个故事再读一遍的话,你会更清楚的发现这七个偏误是怎样按照顺序一一登场的。现在你也许发现认知偏见的普遍存在及它们的危害了吧,那什么是认知偏见呢?
认知偏见,又叫认知偏差,是特定模式的判断偏差,主要是由于人们以根据主观感受而非客观资讯建立起主观以为的社会现实所致。认知偏误可导致感知失真、判断不精准、解释不逻辑、决定不明智,或各种统称“不理性”的结果。
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而是我们戴了无数个滤镜的结果,我们一共有多少个滤镜呢?说出来会吓我们一大跳,因为有超过200个!别说克服了,连记住也不可能吧。
大家看下这幅图感受下,John Manoogian III绘制了它,试图把几乎所有已知的认知偏见列出来,而且他是在Buster Benson把偏见巧妙的归类的基础上绘制的,已经整理的相当叹为观止了,但仍然很难实际帮到我们吧,怎么破?
在那之前,我们先想想,认知偏见有这么多坏处,那为什么它们还没被淘汰呢?存在即合理,因为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快!安全总比后悔好(Better safe than sorry),尤其在原始社会,生存危机四伏,你看见一个貌似可以吃掉你的野兽时,逃跑比站在原地先理性的分析一通来的更可靠吧。
Buster机智地按照众多认知偏见存在的理由,或者说它们试图帮我们解决的问题,把已知的认知偏见分成了四大类。
在下篇,我会解释这四大类,分享一些方法,提醒我们识破,并尽量打破、绕过、超越认知偏见。下次见啦~
参考资料:
Buster Benson- <Cognitive bias cheat sheet> https://betterhumans.pub/cognitive-bias-cheat-sheet-55a472476b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