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为动机非常重要,不同的行为动机即使导致相同的结果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有的人是为了他人,有的人是为了自己,或者两者本质是相同的?
《为了N》是日本知名作家凑佳苗的小说,并于最近被翻拍为同名电影。2004年的圣诞夜,某高级公寓内,野口贵弘及其妻子奈央子遇害,出现在现场的四个惊慌失措的年轻人:杉下希美、成濑慎司、安藤望和西崎真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出生小岛的希美和慎司曾卷入神秘的失火事件,希美与安藤是大学同学,两人又和西崎租住在同一公寓中。最后西崎认罪,入狱服刑十年。十年后,妻子在当年的失火事件中失声、曾任小岛驻警的退休刑警高野茂试图揭开两起案件的真相。每个人都有需要守护的“N”(相关人物名字的首字母都是“N”),而最后事件的真相却令人唏嘘。
抛开具体的事件,我们能从中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命运的玩笑,更重要的是隐藏在每个人内心的动机。如果能事先知晓自己的动机,而又对其他人坦诚相告,恐怕就不会有那么多误会甚至悲剧发生。
有的人是为了他人。首先,父母和子女之间大概是最纯粹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父母会倾尽所能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却很少顾及心理需求;然而反过来子女也会为了父母付出沉重的感情,即使他们本身没意识到。有的孩子会叛逆,可能心理动机只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有的孩子顺从听话,但可能他们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压抑内心的真实。其次,个人会为了特定群体而奉献。大批踊跃的的志愿者会为了目标明确的志愿工作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会无偿的帮助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也会尽自己所能唤醒社会公众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有人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互联网上无偿为他人回答问题或者提供咨询;字幕组会无偿把自己翻译的作品上传到网络供爱好者学习使用。最后,公众人物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改变社会。美国富豪们通过设立基金会向非洲落后国家免费提供疫苗和食品,国内也有媒体人崔永元和柴静为了唤醒社会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和环境污染的关注而自掏腰包制作纪录片。
然而可能最终是为了自己。首先,父母和子女之间,父母在对子女提出要求时必定会考虑自己以往的成长经历,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想要尽量去避免,甚至可以视作自己的第二人生;而子女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关注和赞同,即使成年后,如果不能从父母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他们还在潜意识里为了父母而活,在心理上仍然是孩子。其次,志愿者们虽然没有获得类似正式工作的经济补偿,却能获得纪念品、证书等荣誉,最起码也会有精神上的自我满足;而且通过活动认识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和集体归属感也是心理补偿的一部分。最后,公众人物改变社会,一方面强化了自己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如果能借助社会的力量促进有关政策的推行,自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也能从中受益。
其实为了他人还是为了自己可能没有必要分得太清,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离开群体而活。当个人为群体贡献了力量,自己也能被社会认同,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工作前还可以为了兴趣爱好而做一件事,那么当这件事成为工作时就必须要考虑如何为别人服务、而不单单是如何自己从中获得满足。其实真的爱好一部作品或者某项活动,人们会本能的向他人宣传,首先是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希望能从他们那里获得认同,也希望从新增的同好身上获得共同话题和交流的机会;社交媒体盛行的原因,除了人们炫耀的欲望外,大概就是分享的本能了。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如果从别人那里获得了服务或者知识却无法回报反而会感到愧疚。但必须清楚的是,当人们为了别人奉献或着为了自己索取时,动机其实是一致的,差别大概只是时间而已。
然而却恰恰是这个时间差阻碍了这种理想情况的实现。当只着眼于眼前利益、无法对未来抱有乐观的预期时,人们就会斤斤计较当下自身利益的得失,只关注自己对于别人的贡献、看不到自己曾经或者未来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帮助,只会逐渐把自己和社会隔离开,在提防别人从自己身上获益的同时也限制了自身的成长。人与人之间需要的仅仅是信任而已。
联想《为了N》的剧情,我在脑内构思了这样的对话:
--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呢?
--我早点告诉你你能理解吗?摆脱,还是让我保留点希望吧。
--你只是对我、对你自己没有信心罢了。
那么你对人们的行为动机有什么看法?你觉得为了自己和为了他人之间有什么差别?你相信别人吗?欢迎回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