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讲述两个父爱缺失的男孩的故事,取名《完美的世界》。
不禁想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明天,是最美好也最遥远的期待,海子心中最幸福的幻想,一个乌托邦式的存在。而一个完美的世界,也许代表着的就是人们对家庭最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两个主人公布奇和菲利普对父爱最大的期待吧。
布奇代表着由缺失父爱和家庭温暖走向的一端:冲动,易怒,还有些粗暴。人们总说刚刚降生在这世上的孩子是最纯洁的天使。这样的天使如果从小生长在普通的幸福之家,应该能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即使成为一个普通人,一生勤勤恳恳工作,也能简简单单的度过一生。但是他却生就是一个有家暴倾向还喜欢赌博和嫖娼的男人的孩子,而自己的母亲,则是一名妓女。在家里他领略到的是父亲的拳头,而在母亲的妓女窝里,在那灯红酒绿之间见识到的是这个世界的肮脏和恶俗。
他原是一个有原则,且正直的孩子。不愿与穷凶极恶,道德败坏的人一起,所以在越狱的时候就和自己一起逃亡的罪犯说出去之后各走各路,互不相干;而后又痛打了想要侵犯菲利普母亲的罪犯,最后还因为罪犯要猥亵菲利普而枪杀了他;看到粗暴对待自己子女的母亲会冷眼相待;痛打对自己孙子暴力相向的麦克。所有的这些都指向了布奇所遭受的童年阴影,他虽本性不坏,甚至充满正义感和责任心,但却养成了什么事都用拳头来说话的粗暴性格。但是很难说这样的性格单纯是由他的父亲带来的,和他在监狱里所遭受的一切也不无关系。
布奇的悲剧和社会也脱不了关系。未成年的布奇因为超速被送进少年教养所待了四年。一手促成这件事情的局长瑞德,仅仅只是为了不让年轻的布奇继续和自己父亲一起生活,而让他有成为一名惯犯的可能,就让他在教养所里待了四年。他认为待在那里比让他待在父亲身边更好。但是那四年也许是他性格缺失的温床,他虽然没有变成像局长所想象的惯犯,但后面还是因为过失杀人而入狱。想不通为何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让他远离父亲,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不能像《阿甘正传》里的安妮一样通过举报自己的父亲去福利院?总之,局长的这种方式也是间接或者说直接的促成了布奇的悲剧。所以,代表第三方的局长没有拯救布奇,而是把他推向了另一个深渊。
菲利普代表着父爱缺失的另一端:性格温顺得有些软弱,偏女性化。从小生活在只有母亲和姐姐的家庭,让他和其他同龄的男孩相比少了男孩子的顽皮和男孩子气。菲利普在母亲的教导和约束下规规矩矩的成长。
布奇的出现,弥补了菲利普缺失的父爱。在布奇携带这菲利普逃亡的过程中,他满足了一个男孩子应有的童年记忆:他带着他玩圣诞节的捣蛋游戏;他会耐心的教他如何开车;他让菲利普坐在车顶感受坐过山车般的自由和刺激;他会用自己的方式给菲利普插上想象的翅膀;他还想带他去吃棉花糖,去搭太空舱……布奇,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父亲。
故事最巧妙也最富有深意的一件情节就是菲利普以为布奇要杀害麦克一家而开枪射了布奇一枪。这一枪,由谁开都不如由菲利普来开合适。就像布奇说的那样:如果结局原先就要如此,我庆幸那个人是你。是的,如果注定是悲剧,这一枪应该由菲利普来结束,预示着菲利普有了保护他人的独立意识。他已经从这次的路途中成长为一个男子汉。
但是不得不为布奇而哭。当他从手按着不停流血的伤口,步履蹒跚的走向前面跑着的菲利普,说了一句:我这一生只杀了两个人。一个是为了保护我的妈妈,一个是为了保护你。眼泪不自觉的流淌。家庭和社会的爱的缺失,把一个秉性纯良的孩子逼上了犯罪的道路。何其残忍?
最后对布奇发出致命一枪的警察又一次代表了整个社会,对布奇做了最终的死亡宣判。这不禁给予人们启示:无论是出于善心想要拯救布奇但最终不能如愿的局长,还是阴差阳错给与布奇命运一击的警察,都代表了社会对这样的一个弱势群体做出的不恰当的反应。而归根究底,还是对于这样的一个群体的社会体制不完善导致的问题。
“养不教,父子过”。当一个孩子带着无辜的眼神带到这个世间,父母有责任与义务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怀。同时,还要以身作则,担起教育之责,因为孩子是最擅长模仿和学习的动物,他们会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得到启发。而如果担任孩子启蒙老师的父母缺席甚至是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之时,意味着第一道防线已经被攻破了。那么社会就有必要担起这个责任来了。而社会需要社会机制来进行约束,一旦社会机制不完善,就有可能把孩子送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天使和恶魔可能就在一线之间。所以,天堂也有可能变成地狱。
既然我们期待完美的世界,那我们每一个人,总得做点什么吧?从每一个小家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