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师开学典礼暨十周年盛典学员发言
各位学友、导师们:
大家好!我是方娇艳,是去年入学的一名普通学员。今年正值新网师十周年之际,特别荣幸能够代表老学员发言,说说我在新网师的故事。
我想分享的故事,与热爱有关。
一、热爱学习
学习,对于同为教师的我们,实在再熟悉不过,它也是我30年生命史的关键词。然而,作为学生学习的监督者我们自己,是否依然热爱学习?这样一个问题,却往往是否定的——身陷在大量极其琐碎、纷杂的教育教学事务中的教师,已经很难再保持着对学习的热爱了。
在加入新网师之前,我也陷入到与学习渐行渐远的境地——在迷茫于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教师时,阅读、写作退出了我的视野,而经验、模仿成了我“求取生存”的无奈之策。而新网师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另外一种可能——深度学习,即通过啃读经典,勤于写作,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这种学习,并不仅仅是一般教师培训的那种教材学习、研课讨论,而是以啃读、写作和实践为媒介和通道实现的深度学习。
很幸运,我在新网师就遭遇了共同经历着深度学习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啃读者联盟”,这是一个因为《儿童的人格教育》、《教育学经典解读》而结缘的共同体,来自上海、四川、青海、云南等天南海北的学友,因为对真知的执着追求,而聚集在一起。每次授课前,都会通过网络,聚集到知识的篝火旁,分享彼此写作的原点、构思、框架,互相取长补短。我们细究怀特海的节奏论,也探索思维导图中意象的深意,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的遭遇,也获得危机之后的启示和明亮。在这里,有教研员、有园长、有校长、有青年骨干……但所有人的身份都共同一个标签:求知者。
这是一群人的热爱。未被唤醒前,对学习的渴望被冷冻着,几乎让我动摇了教师的志向。而在这里,随着学习共同体的点燃,热爱被重新唤醒,生命被涂上一抹跃动的底色。
而如今,更让我欣慰的是,《静悄悄的革命》课程打卡圈,也呈现着这样啃读者的坚守和昂扬。有的老师为了佐藤学的一句话而寝食难安,有的老师为了一次作业的书写而绞尽脑汁,从平淡的课堂里发现教学的秘密,更多的老师,在这里,学会了重新获得对知识原初的好奇、兴奋和渴望,并不断深入课堂,自我对话,挖掘真知……
这不恰恰是一种热爱吗?没有深度的学习,热爱又从何而来?
二、热爱课堂
加入新网师前,教育现实的维艰和捉弄,让我丢失了对课堂的热爱,甚至一度,课堂成了我害怕的噩梦,忍耐的煎熬。因为我被自己无法把控课堂而感到惶恐一日一日地撕咬着。
去年加入新网师,更是步入了职业的至暗时刻——我从一所优质民办,“自动流动”到地段公办。面对放弃的学生、敷衍的家长,和抱怨度日的同仁,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
而随着一步步卷入网师,卷入课程,啃读经典,思考写作,成了我反思、重塑课堂的支点。学习网师《儿童的人格教育》的经历,让我接触到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人格理论,以及《正面管教》的理念工具,它们给我打开这扇门的钥匙;而《教育学经典解读》,让我得以站在怀特海、博尔诺夫等大师的肩膀上,深入到课堂背后的规律中去,从节奏、阶段、氛围、关系等诸多维度,重新思考课堂的意义和价值,思考课堂中真实的人——学生和我——的遭遇、豁亮和成长。
网师的修炼,让我重拾了对课堂的热爱,因为我从经典啃读中找到了失控的缘由——浮于教育表象之中,而忽略对背后受伤、自卑和迷失心灵的洞悉,也。我享受着在课堂中和孩子们新鲜想法的碰撞,我欣赏着孩子们在课堂中恍然大悟时的喜悦,我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自己在这样逐渐润泽起来的课堂上的沉浸。孩子们从令人苦恼的问题,变成了磨炼我的遭遇,我重新找回自我掌控感。
没有网师与我的生命相汇,这热爱从何复得?
热爱是这个浮躁速效时代的稀缺品,而网师,则恰恰汇聚了洋溢着热爱的学友。新网师的十年,培植了无数学友对学习、对课堂乃至对生命的热爱,而它更造就了星辰般闪耀着光芒的卓越教师、专家。而新网师下一年十年,愿有你,有我!
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