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24,我下回了阔别已久的老朋友简书。
以前的账号因为绑定的手机号现在已经不用了,也无从寻起。所以我干脆“另立门户”,注册了一个全新的账号。当然,这也与我现在的心境有关。
19年,因为高考的原因,我被迫“与世隔绝”,专心学习。
上了大学之后,我本来以为可以从心所欲,逃离父母的掌控,大展拳脚,但生活给了我狠狠的一巴掌。从来没有想过,脱离父母独立生活的我(其实并未),会过的这么艰难又窝囊。这种生活里的“难过”,并不是说我无法照顾好我自己,而是在远离父母、远离家乡之后,我发现我变得放纵而空虚。
我把这篇文章作为我的“开号之作”,一是作为一个即将步入大三的老狗,把自己上大学以来的心路历程及经历写下来,留作以后自我怀念之用;二是希望能够为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学弟学妹提供”前车之鉴“,避免翻车。
大学是我们从学校过渡到社会、从学生过渡到成年人的准备阶段,所以它是十分重要的,它在我们价值观、生活习惯以及生存技能的养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我认为最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学会理财。大学以后,父母可能会按月给我们生活费,更有甚者,会一个学期给一次。面对数额这么”庞大“的资金,我们要怎么办呢?曾经的我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以至于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呜呜)。关于这个问题,一,我们可以关注学校的勤助公众号等,其中不仅包括学校某些岗位的招聘信息,还可能会有家教、志愿者等招聘的信息,且真实可靠,不会踩雷。二,有精力(且有足够资金)的同学可以试着投资基金等理财产品。三,大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做兼职,写作投稿、翻译、ppt制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例如刷单等,千万不要碰!!! 最后,要学会规划手里的资金,不要让它”来无影去无踪“,最好有一个大概的收支计划。
其次,大学也是需要学习的!并且我认为需要付出比高中更大的努力。因为高中会有老师和家长给你指定计划和目标,一步一步地带着我们向前走。而到了大学,这种”导师“的作用便没有人发挥了,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并且,大学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此处偏重文科专业)大都是精华,是重点和难点,难以消化,所以需要我们自己多多看书学习去补充。另外,奖学金也是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
第三,社团活动可以参加,但不是必要的。我不支持所谓”社团无用论“,但也不认为社团是万能的。我们刚刚步入大学,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此时加入社团,会有学姐学长给你指路,也能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融入大学生活;但过多地参与社团活动会影响我们地学习和生活,甚至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参加社团要慎重,以兴趣为导向,以能力和时间为依据。
最后,要有独立自主地精神和习惯。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个体,没有与他人捆绑在一起的必要需求。因此我们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多方面能力,最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但这也不是不能交朋友的意思,是强调拥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我对于以往两年大学生活的体验,欢迎大家补充~
最近因为男朋友的原因,我迷上了李宗盛,在听《阴天》,也欢迎大家分享歌单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