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爸,是有着十六年军龄的转业军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做事的韧性。
“重教育”、“认真活好每个当下”——这是我对老爸的标签。
投资头脑,谁也抢不走,这个是自己终生财富。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照自己能力赚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老爸一直强调,只要读得起,总会供我上学。说到也做到了。在这点上,我非常感恩老爸。
小时候因姐姐去了老家镇上读书,我一个人在家松懈成绩下滑。爸爸主动想办法安排我转学。在送我去新学校的路上,爸爸对我有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可以说,爸爸说过那段不长的话,是我的座右铭,是我做事的指导力量。让我安稳地度过了学生时代。
爸爸有个习惯,每个时间段只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想起爸爸一直说过,他十九岁就去当兵,在部队十六年。在这个期间,在部队就把部队的工作做好,不想家里的事,因为忧虑也没用。而当休探亲假时,则好好把家里的事安排好,该帮家里干活就帮家里干活,不想部队的事,因为想了也没用。
姐姐半路出家学艺术最终走上具有一技之长的道路,爸爸近似于偏执的坚持,起了很大的精神物质力量。现在,姐姐创业走进正轨。
现在爸爸的重点则是家中三宝的身体健康。奶奶外公外婆年事已高,他们的健康是爸爸此阶段的工作重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爸爸经常说的口头禅。谁的事情谁负责,很好的分界感,这和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是何等相似。
三十多年前姑姑刚结婚时,有时会抱怨姑父做生意努力但赚钱少。对于唯一的妹妹,爸爸没说什么,不评价,只说人愿意努力去赚就好。那时的爸爸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不过,话糙理不糙,而今,姑姑一家自家经过努力,现在生活都很宽裕。靠自己这样底气更足。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赡养不计较。
爸爸在这方面,在方圆百里,不一定找得到的优秀。爷爷去世时不算高寿,是爸爸一大遗憾。因此奶奶身体,爸爸一直很重视。奶奶八十岁那年,轻中度中风、接着还有高血压、高血糖、风湿等基础病,十几年来老爸老妈一直悉心照顾着奶奶。保健食材、保健器材,可谓这方面投资爸爸很舍得。也践行坚持保健方法。现在老人家身体健康,也是家里晚辈们的一大欣慰。
如何过好这一生呢?
不念过去,不畏未来。把手头的事情做好,不想那么多。
努力活好每个当下,人朝前看,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