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
最近宅在家里无聊,读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读这书之前,看过一些关于这本书极其高的评价:
“这是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马尔克斯曾说:‘这一部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故事开展于十九世纪末的哥伦比亚,从最初的殖民地到自行独立,内战频生,到处一片脏乱,贫富悬殊,气候炎热,卫生环境恶劣,传染病流行,霍乱肆虐。战争和霍乱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而人为的破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社会孤独感使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心理距离加大。
男主角阿里萨是一个当时备受社会歧视的私生子,由母亲独力抚养成人,为人自卑阴郁,擅长写诗,具音乐天赋。 某天偶然在人群中对年轻的女主角费尔明娜多看了一眼,从此开始了热烈的追求和长达五十多年的爱情。
但他在追求费尔米娜·达萨失败后,在以后整整半个世纪中,与数以百计的女子展开了不同形式的雾水情缘,妄图用一切他能到手的女性来代替费尔米娜·达萨的位置,自己依然坚持着他对费尔明娜的爱,他认为自己肉体上的行为,不能抹杀他心灵上对费尔明娜所保持的一颗贞洁的心。所谓用爱情的名义来亵渎爱情,但他在老态龙钟之时依然热烈追求费尔米娜并终于赢得她的爱情。
而费尔明娜对阿里萨的印象,只是“他很丑,而且可怜兮兮的,但他身上洋溢着爱。” 最终虽然被他打动,但相对于阿里萨的狂热激情,费尔明娜经历的只不过是苍白无力、混混沌沌的早恋。 他的深情感动了费尔明娜,许以白头之约,让阿里萨在她们回来时提亲。
但费尔明娜回来后再遇阿里萨,才惊觉这个根本不是她所期待的人,加上父亲的极力反对,费尔明娜提出分手,但她的背信弃义也是令阿里萨受到极大创伤,性格变得偏执扭曲,从此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的重要原因。
费尔明娜的父亲看上了当地有财有势、地位崇高的乌尔比诺医生,费尔明娜自己也没所谓,这一段互补的婚姻反正是各取所需,医生喜欢她的美貌、强悍、出众,而费尔明娜也借此打进上流阶层,获取名望与财富。 两人婚后初期互相尊重,医生对她呵护备至,带她往巴黎渡过漫长的蜜月,从此过上了世俗的幸福生活。
乌尔比诺医生在数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和普通人一样,也曾出现过婚外情的诱惑,这段描写一个平常稳重得体的男人,如何被一个女人弄至神魂颠倒,不知所措,乍惊且喜的复杂心情,写得出神入化。
婚姻就是这样,有起有落,有波浪有平静,一眨眼,就这样过了一生。
没有人知道究竟费尔明娜有没有爱过她的丈夫?在他们的婚姻里,医生向她提供仅限于世俗的好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它们终究不是爱情。
乌尔比诺医生在八十多高龄因意外突然去世,经历了半世纪漫长的等待和无尽的思念的阿里萨,第一时间出现在费尔明娜跟前。 “自从他们第一次见到彼此,直到半个世纪后,她成为寡妇的第一个晚上,他对她重申自己的誓言。” 他耐心地等候她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地面对社会的偏见,终于决定和他携手踏上渡轮,开展他们的爱之旅。 作者对两人在船上的生活描写得非常细致,包括两人的鱼水之欢,都写得巨细无遗,却又丝毫没给人猥琐之感。 看到女主为男主洗刷假牙,男主为女主拔火罐,在垂暮之年收获了爱情的甜蜜。
这是一段让人肃然刻骨铭心却让人害怕的黄昏恋。阿里萨和费尔明娜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等待中终于在“一起”,年轻的时候,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未而在一起,一个嫁人生儿育女,一个终生未娶,却在年老的时候,顶着“世俗”的压迫走在一块。其实,他们都在等待,用“一生一世”去等待。可能有些人未必认同两个年过古稀的老人这种炽热疯狂的行为,但费尔明娜说: “这是她一生中少有的时刻: 一身清白,毫无负罪感。”“他们仿佛一举越过了漫长艰辛的夫妻生活,义无反顾地直达爱情的核心。” 这段惊世骇俗的爱情,终于得到了一个美丽的结局。
曾有一句话“如果你始终放不下一个人,说明要么时间不够长,要么新欢不够好”。可是这句话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要从心里放下这个人。但阿里萨从爱上费尔明娜的那一刻起,眼里、心里、梦里都是她,不论在做什么亦或是做爱,都始终把心留给了她。
最后船始终没有停下来,但是他们的爱情也没有停止,虽然在最美好的年华没有在彼此身边,但是可以相伴老死也是不错的选择。
想起《当你老了》歌词: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所以,当我们老了,还能继续爱吗?还有勇气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