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一整天都在忙,可复盘时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做好?每天忙不完的工作,只好熬夜加班,可第二天状态不佳,效率更低了?
很多人将原因归咎于没时间,其实是因为我们没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精力管理》这本书中提供了一系列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精力,过上轻松而高效的人生。本书一经出版,就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12年在美国排名居高不下,已被世界500强企业列为员工培训书目。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我们可以从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这四个方面来获取精力。
精力的四个来源
好的体能,是精力管理的基础
体能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可我们却总是忽视,我们明知道长期熬夜容易猝死,还是抱着手机到半夜,明知道暴饮暴食不仅长胖还容易得各种疾病,可还是忍不住美食的诱惑胡吃海塞,明知道锻炼对身体好,可还是宁愿在家葛优瘫也不愿意去健身房,长时间下去,我们的身体状态怎么会好呢?
那如何提升体能精力呢?
1、饮食方面,每天至少喝1.8升的水。
要注意少食多餐,选择升糖指数低食物,比如:全麦食物、蛋白质和低糖水果——草莓、梨子、苹果等。
高糖高脂的食物和简单碳水化合物可以产生精力,但它们与低脂蛋白和蔬菜谷物等复合碳水化合物相比,不仅转化效率低,释放的能量也不如后者丰富。
2、睡眠方面,《睡眠革命》中介绍了黄金90分钟法则,睡眠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成年人一般需要5个周期,也有一部分人需要4-6个,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调整。
每天最好坚持每天同一时间睡觉,同一时间起床。
3、调整工作节奏
很多人往往会一到公司就坐下来工作,一上午都不起身,这样高强度而密集的工作会给我们身体造成严重的负担,久而久之,腰酸背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过劳死。
尝试每工作90分钟休息15分钟,站起来散散步活动一下,或者听点放松的音乐,和同事聊聊天,找到适合自己放松休息的方式。
4、做间歇性训练
说到锻炼,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散步、慢跑等,除了这些,我们不妨增加一些间歇性训练,比如:短跑、爬楼梯、骑自行车、举重等,只要能节奏性地提高和降低心率即可。
研究员发现:如果加入休息时间,身体可以完成更高强度的工作。
掌控情绪,有效支配个人表现
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被情绪左右的经历,比如:失恋后总是忍不住会难过,什么也不想做;因为家人生病而担心,导致工作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因为业绩突出,升职加薪,工作时干劲十足。
正面情感会给予我们动力,而负面情感却总会牵绊我们的脚步。
我们可以每周拿出几个小时来做一些有趣放松的事情,比如阅读、跳舞、瑜伽、养宠物等,都是自我疗愈的好方法。
另外,人是群居动物,适当的人际交往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也需要从与他人的相处中获得能量。
有时间的话不妨多陪陪家人,也可以多参加一些有趣的聚会,可以是朋友间的聚会,也可以是一些兴趣小组、行业大会等,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能认识一些新的朋友,和志趣相投的人开启一些思想上的交流、灵魂上的碰撞,促进个人效能。
好的人际关系是需要我们用心经营的。真诚的沟通和倾听很重要,如果实在有必要提出批评的意见,可以采用“三明治”技巧,就像做三明治一样,把你想提出的建议加在赞扬和鼓励之间,而不是直接宣泄自己的不满。
比如,老公有一天好心地为你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却一时忘了,放了你最讨厌的香菜,这时候你会怎么说?
有人可能会当场发飙:“明知道我最讨厌香菜,你还放这么多香菜,你根本就不在乎我?连我的喜好都不记得!”
原本还在等着你表扬的老公,瞬间也一肚子怒火,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子菜,你不领情也就罢了,还埋怨起他来了?
如果采用“三明治”技巧,我们可以怎么说呢?
首先,先给出真诚的正面反馈:“老公,你今天做的晚餐好丰盛啊!你真好!”
然后以讨论而非宣泄的形式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过我不喜欢吃香菜,以后你做饭的时候记得不要放香菜哦!”
最后,再说一些鼓励的话,“不过没关系,虽然有一点香菜,但看上去还是好好吃呀,本来我还在发愁不知道晚上吃点什么,没想到你都已经做好了,真是太幸福了!”
三明治法不仅可以用于亲密关系中,对于同事、员工、朋友等也同样适用哦!
优化思维,保持专注与乐观
有的人可以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打起十二分精力投入其中,总是能超预期地完成工作。而大多数人却很难做到专注,自我控制力差,做事拖拉散漫,往往一整天过去了什么也没做好。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不妨试试这3个小方法。
1、每天早上花10分钟左右列出今天的待办事项,根据重要和紧急程度设置优先顺序,在工作的前一个小时用来处理最重要的事情。通勤的路上也可以思考一下一天可能发生的事情,设想自己如何处理具体危机。
等到上班的时候一边工作一边想需要做些什么,只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影响工作效率,只需要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换来一天的有条不紊。
2、记录工作和私人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反思和优化。
3、每天给自己留一点时间用来冥想,放空自己。
获取思维精力的另一方面:保持乐观。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双胞胎兄弟先后被登上报纸,不同的是,哥哥上报是因为他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弟弟是因为杀人被判无期徒刑。
一名记者采访哥哥,“是什么促成了你今天的成功?”哥哥说:“我父亲好赌,回家后经常醉酒打人,在这种环境下,我能怎么办?只能靠自己努力奋斗了!”
弟弟也接受了采访,他说:“我父亲好赌,回家后经常醉酒打人,在这种情形下长大,我能有什么选择?谁叫我有这样的父亲?”
乐观和悲观的思维造就的是不一样的人生,那如何调动乐观思维呢?
1、在遇到危机时,把潜在的威胁写下来,调整思维角度,将其重新解读为机遇。
2、考虑最坏的情况,评估可以接受的后果。问自己:“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如果有可能出错的地方都出错了,后果是否可以接受?”将精力用来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而不是陷入焦虑和失败的情绪里。
3、专注于生活里值得感激的一面,可以写成功日记和感恩日记,记下每天的小确幸和成就事件,凝聚积极乐观的能量。
意志精力,活出人生价值
尼采说:“知晓生命的意义,方能忍受一切。”
意志精力的关键动力在于:如果我们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信念,即使面对艰难困苦和个人牺牲时,也会在所不惜,也能发挥出惊人的力量。
而意志层面的努力,主要指的是我们要遵从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和自己价值观契合的事情,你会感觉到无与伦比的鼓励和能量。
现在,我们知道了可以从体能、情感、思维、意志方面来获取精力,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精力管理有三个步骤。
精力管理系统训练
明确目标,知道什么最重要才能全情投入
我们总是忙于生活,既不愿意花时间思考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总是花费太多时间应付眼前的危机和琐事,却没有清醒地思考什么最重要,并把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只有深刻地关注自己内心真正所想,认为自己所做的事真正有意义,我们才有可能做到全情投入。
为了找到内心最坚定的价值取向,可以拿出一段时间,回答几个问题:
1、如果现在是人生的尽头,你学到的最重要的3件事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2、想想你最敬重的一个人,描述他/她身上你最钦佩的3种品质。
3、你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4、你希望你的墓志铭如何总结你的人生?
每一个问题都是帮你寻找价值取向的工具,坚定的价值观会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精力。
正视现实,梳理精力管理现状
曾经有人问泰戈尔三个问题:
第一,世界上什么最容易?
第二,世界上什么最难?
第三,世界上什么最伟大?
泰戈尔回答:指责别人最容易,认识自己最难,爱最伟大。
我们很容易看见别人身上的优缺点,看见别人身上存在的负面情绪,很很少承认这些情绪也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但最重要的,也是认识自己。
我们只有认识到真实的自己,才算迈向个人生活现实的第一步。
付诸行动,培养积极的仪式习惯
有研究机构表明,人类行为只有5%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95%都是自动反应或对于某种需求或紧急情况的应激反应。
培养良好的仪式习惯,让它成为我们身体的自动反应,不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就可以轻松做到,比如刷牙,我们每天都会做却不需要耗费多少精力,一旦做不到还会产生不适感。
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建立一些新的仪式习惯,比如说:冥想、安静地阅读、锻炼、和家人一起吃早餐。
很多人都明白习惯的重要性,也尝试过培养各种各样的习惯,可总是开始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坚持不下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一次培养太多的习惯,目标没有量化,计划太难等。
其实,我们在培养习惯的时候,一次只关注一项重大变化就行了,给自己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制定细化而简单的训练计划,每天一点点的改变,坚持30-60天的周期,就可以建立起有效的精力管理仪式习惯。
一开始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大的计划,试着把每天跑5公里改成每天步行20分钟,然后再逐渐增加步行时间或加快速度。
记录进展,每天核查自己一天的表现是否完全遵守计划,自查可以帮你看到个人预想和实际行为的差距。
有技巧的精力管理,是高效、健康和幸福的基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皆是如此,想要变得更优秀,我们不妨试着提升精力管理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实现高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