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带着妹妹去培训机构接儿子放学。等待放学的间隙,妹妹对着一个爷爷笑,还主动坐在他旁边。这个爷爷俯身下去系鞋带,妹妹还拍拍他的背,大家看见了都哈哈大笑。其中一个家长说道:孩子这个时候最可爱了。长大了就没那么好玩了。
这句话耳熟能详,上学那会,我爸就这么经常对我说。我如今还记得当时的愤愤不平。
小区里很多家庭老大已经上初中,甚至高中了,老二才呱呱坠地。我猜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青春期的逆反、对父母的疏离,催生了二胎的诞生。
那么青春期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叛逆。
孩子的叛逆是想要挣脱家长的庇护,追求独立。对家长来说,如果把这视为对权威的威胁,那只会适得其反,如同沙子一般。
所以,要和青春期的孩子和睦相处,首先要去了解这个时期的特殊性。
从脑科学来说,青春期的大脑面临着激烈的变化。
一、边缘系统的活跃,导致情绪的起伏。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的一句话,会导致孩子强烈的反应。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分别给青少年和成年人看一张面无表情的面部照片时,青少年的边缘系统--负责情绪反应的区域被激活,而成年人被激活的是前额皮质--负责理性思考的区域。
二、奖赏回路的活跃。
研究显示,青少年大脑中的多巴胺--一种神经回路,能产生追求奖赏的驱动力,基线水平比较低,但一受到刺激,水平则会迅速升高。这便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孩子从乖巧平和变成了一个不安分、精力旺盛的、渴望实现每一个目标、每一个愿望、体验每一种感受的人。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里就有一些错误的观念,比如,我们都希望孩子是乖的,乖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但实际上,这个评价标准是以成年人的轻松便利的角度出发的--你不要给我添麻烦。我们并没有想,对孩子成长来说,什么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如果孩子不去尝试,总按照家长的想法做,会怎么样?
加拿大心理学家James Marcia说,根据青少年自我探索及同一性获得的不同状态,将自我同一性分成了四种状态类型。其中有一种叫“同一性早闭”,就是父母或者教师太过于强势,孩子是乖孩子,也接纳了自己就是要做一个乖孩子,那么这样的青春期是没有自我探索的。这类青少年与家庭的情感联结更为紧密,依赖程度、分离水平均高于其他青少年。但由于他们的依赖性较强,缺乏主见,容易盲从权威,因此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应对挑战的能力相对较差。
正如李荔萍所说:
“我们不能站在28岁的位置,去批判18岁的判断和选择。我们不能说一种人生比另外一种人生更好,一种美比另一种美更高贵,一种爱比另一种爱更有价值。人生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是终点,没有所谓的失败,也没有一条绝对完美的路。这个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想要什么,在面对每一个抉择的时候,他们都能尽可能的去了解掌握信息,不拒绝外部意见,但也有勇气坦然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能够在当时的心智水平下做出负责任的判断选择,愿意也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万维钢在专栏里也对青春期做了这样的表述:额叶皮质的成长,给了自己通过后天因素决定自己是个什么人的机会。你要做的不是让它赶紧长好,而是用各种经验去塑造它。你经历的每一次情绪波动,每一个高兴或者悲伤的时刻,做出的每一个正确或者错误的决定,都在训练你的额叶皮质。它需要成功的鼓励,也需要失败的反馈。它需要丰富的经历。
是过往的每一次抉择成就了现在的自己。现在,你还会把青春期和叛逆划等号吗?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三联生活周刊》和得到专栏《精英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