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藏回来已经小半个月,积累了很多文字和素材想说,从一开始每天写的一篇札记到后来不再敢发出来。其中有很多因素和顾虑,也因为郭老师说的,这是我们两个人的旅行。
如果说书上的西藏,影上的西藏让人向往,那么人这一生,能够有一次不顾一切奋不顾身地抵达这离天最近的地方就够了。事实上,如果要写西藏的美,胸中大有堆积成山,用尽一切美好的词汇来藻饰它。那些充满着浪漫,情怀,诗意的文章可以大把大把地呼之欲出,因为它足够美,那种天地之间的大美美到不可方物,但是我没有写。因为除了雪山,圣水,神奇的布达拉宫,还有更多值得我们看到的东西,还有那些远远想不到的东西……
我们到拉萨的几天天气都不好,连着下雨。第一天坐8个小时的大巴到达林芝,糟糕的天气加上高反使我并没有心情好好欣赏林芝的景色。始才发现这里的交通实际上是非常闭塞的,连绵的山脉,盘曲的山路一侧就是悬崖峭壁,即使做足了心理准备,最后也很难忍受这样高海拔又颠簸不堪的跋涉。在林芝鲁朗的半山腰有很多卖小首饰的摊贩,因为天气的寒冷,下大雨,他们大多生着煤炉。只是一个小小的隔间,一张床铺,再没没有其他的设施了。煤炉中的碳火味,是我在林芝记忆里最深的味道。
是的,这就是西藏的生活。用两个词来形容:寒冷,简陋。
西藏的旅行是艰苦的,这些艰苦除了地理环境,还有我无法适应的饮食上。在青藏线开通之前,这里的食物相当匮乏。我们在藏区十来天吃当地的菜,顿顿如一,即使到最后吃不下,也还是心怀感恩,毕竟,它如今物质上的富余更让我看到了它曾经的贫瘠。
我们在市里走的时候,碰到当地人总忍不住聊上几句。尤其在大昭寺那晚,突然下起大雨,在屋檐下躲雨时看到仍然有不少虔诚的信徒在雨中行三步一个长头的大礼,驻足许久。郭老师说,内地的孩子们比起这些孩子,吃苦的精神可就差远了。是的,有信仰的民族,有信仰的人群,到哪里,都有着不一样的光,让你不得不叹服。
我时常在西藏的街头看到一些皮肤黝黑,看上去脏兮兮的孩子们。尤其在一些偏僻的景区,山头碰见他们的时候常常想,他们是怎样去上学,怎样去读书的。是的,这里的交通和山路使我不能想象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方式,但也许也正是这样,才使他们保持着藏区人独一无二的单纯和美好。
在经济交通都不发达的西藏,总有人告诉我们这里的发展已经是如何的变化了。他们也会抱怨林芝的鬼天气常常阴雨连绵,使人厌倦。但是厌倦过后,我看到的依旧是这里的老妈妈,还有年轻人,手持着转经筒,不远千里到拉萨来朝圣。
这是我记忆里碎片化的,也是最真实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