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钢琴家是世界上最灵动的存在。他们灵动的手指比舞蹈更美,他们演奏出的琴音比歌唱家更动人。他们迷人的侧影,比文学家笔下优雅的少年还要迷人。
这样一个美好的名字赋予一个电影,导演却又赋予了电影一个丑陋的外貌,从而产生了一个高洁的灵魂。
电影本身描述的是一位犹太籍钢琴家在德国纳粹的残害下而求生的故事,主人公席皮尔曼在影片中共演奏了四次钢琴。
第一次,犹太人还只有对于战争的恐惧与忧伤,还未意识到自己民族的危险。而席皮尔曼灵动自然的钢琴曲背后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随着战争的到来,和政府对于犹太人的各种限制,席皮尔曼也不得不放下自己的骄傲。该庆幸的是,此时的席皮尔曼还可以用钢琴来养活自己与家人,还有一些虽说庸俗的听众在欣赏着他的音乐。直到后来纳粹将所有的犹太人驱赶到一起,犹太人受尽他们的玩弄与残害,生命在此刻显得太过轻贱与卑微。
席皮尔曼再也不能以钢琴家以犹太人的身份走在街上,他先是与亲人分离,侥幸逃过一命,而亲人却死于集中营,当席皮尔曼回到残破的家中,撕心裂肺的痛哭时,我们是不是才会明白,在残暴面前一个人的无助。
很幸运的是,席皮尔曼在一位又一位友人的帮助下,从纳粹手中逃出,蜷缩在一间暗无天日的屋内,在此期间,我们看见了无助的女人在逃跑时被弹片击中,看见了瘫痪的男人被纳粹从楼上扔下,看见了当初同在一起干活的兄弟,因反抗纳粹而纷纷丧命,在这期间。他的头发与胡子都杂乱不已,但不是当初可以在华丽的舞台上演奏钢琴的人了。
迫于生存,当初可以依赖的朋友也纷纷离开,而即使重病缠身,席皮尔曼也未放弃生命,一位优雅的钢琴家在街道上像过街的老鼠般逃窜,躲避那些弹片和致命的火焰。抱着罐头的席皮尔曼是那样的让人可怜,可人们是否注意到他的眼睛里虽有害怕有恐惧,但从未有过仇恨与放弃。
影片中最感动的部分莫过于席皮尔曼给德国军官弹奏的那首曲子,它不同于之前席皮尔曼在广阔屋里的无声演习。
时而有力,时而缓和的曲调,用钢琴家最本能的方式表达着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对纳粹的愤怒。
在影片的德国军官或许真的被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犹太人钢琴家所感动,又或许德国激光自己本身便有一颗怜悯的心,在他的帮助下,席皮尔曼撑到了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德国军官将自己的军装送给了席皮尔曼。导演想表达的,不只是那位军官对于钢琴家的怜悯,而是作为军人本身对于战争与人性丑恶的厌恶,他或许已感到战争不会太久了。
最具讽刺的是,原本风光的德国军官,却以战俘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很遗憾的是,他未能等到席皮尔曼的到来,最终死于集中营。可能我们更多的会有遗憾,想要知道面对个人的恩情与民族的愤恨,席皮尔曼又会做出如何的选择?
整个影片所展现的残暴,让人太过压抑,而现实中的残忍远不止于此。我们为席皮尔曼最后完美的演出而落泪,不是对他的可怜,是对人道主义回归的欣慰,和对于犹太人这个伟大民族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