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小记

昨天惊闻许倬云先生仙去,比起金庸蔡澜等人,许先生并不是很知名,所幸我藏有先生的大作《万古江河》,由此得闻大名。惭愧的是,此书也只在刚买回来那几天翻看,后面各种凡俗琐事,终于束之高阁。对于老先生,印象深刻的有一句颇幽默风趣的话:王力宏你们知道吗?他是我外孙,唱了很多很肤浅的歌。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哑然失笑。

今天分享一下先生写得关于他母亲的一段文字,也许对我们的家庭教育会有一些反思,并以此寄托哀思。

“表面上看去,她似乎不大过问我们的功课,也从不问我们该学什么进什么系。事实上,她主张让我们各尽自己的能力,在兴趣范围内发展。她的方针是:在密切注意下自由发展,大纲大目不差,小节是不计较的。

这些大纲目中有最不能侵犯的一条,诚实;最必须注意培养的一条,对人宽厚。至于馋一点、脏一点,都在容忍之列。为此,我们家的兄弟姊妹都有胖胖的身形,几分邋遢,爱躺着看书,但是快快活活,笑口常开,不大会发愁,更不会善感。

我一直认为狂捐比乡愿可取,然而天幸我没有转变到浇薄的极端,大概还仰仗母教中宽厚二字的恕道。另一方面,我不肯说迁就现实的昧心话,也还仰赖母教中诚实二字的忠道。

爹与娘在总角时订的亲,男方20岁,女方19岁,娘就嫁过许家来了。据说抗战前他们有过颇宽裕的生活。不过在我的记忆中,我家卖东西的时候多于买东西的时候,不止一次,爹在床上为家用长吁短叹,哼得一家愁云惨雾,娘只是委婉地安慰他,等到爹鼾声大作了,我们醒来还看见她张着眼呢。女子大约比男子更为坚毅,有时我觉得弱者二字应改为强者做女性的称号。”

“5年前我离国渡洋,娘没有说一个不字。在基隆码头上,娘却不再送进去了,她是为了不愿让我在离别时有任何难过的机会。在行李里面,她替我塞进去许多小物件,其中包括一个针线盒。

到了我要缝一两个扣子时,我才发现这盒子内容的丰富:剪刀、各种扣子、大小不等的针,以及各种颜色的线球,除了她替我补的衬衫上有密密的线痕,她又把无限亲情千丝万缕都寄托在这些扯不尽的线团上了。因此在美国时,我最怕缝扣子和补破洞,一开针线盒定是弄得闹情绪。在异乡做客,没事时神气充盈,一旦病倒,第一个进入脑际的必定是娘。

回来之后,每逢邮班,总发现她在等候在美的弟弟和姊姊来信,才知道自己在美时偶尔拖一两天信期该是犯了多大的事。寄语在海外的朋友们,假如家有老母,别让她依闾久等,眼望着邮差过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篇:错缘 泠泠的雨珠敲打在瓦当上,迸出清脆的声响,透明的水花四散飞开,跌落在天地各个角落,洗去夏日浮嚣的烟尘。青...
    柳青陵阅读 4,643评论 7 14
  • 【莎莎成长日记75/100】 昨晚下班路上,刘先生问我前面的一辆车好看不? 我也不认识是什么品牌,颜色倒是很正的红...
    人间最美是清欢阅读 3,926评论 6 2
  •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石河的秋天是一个叫人亲近的季节。放眼望去,田野里都是丰收的景象,一垄垄挺...
    梅开如雪阅读 9,619评论 47 307
  • 作者:黎荔 记得从祖母到母亲,她们都有一个小小的针线木盒,里面放满了针头线脑,大小缝衣针,黑白线,五色线、顶针、各...
    文化学者黎荔阅读 1,436评论 0 2
  • 七律 赴重庆市荣昌区万灵镇参加蓝氏文化研討交流会以记 “天下蓝氏一家人” (...
    兰光宗_63_西语_退休阅读 10,04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