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设定界限会比他们年幼的时候更加困难。
孩子到了这个阶段,父母最常用的字眼可能是“失望”,但这必然让孩子更加难过。
更好的做法是,检讨问题,逐步细分,让孩子了解他的思维流程。
如何做?三步走。
1.界定问题。
例如,孩子在超市偷窃了东西,被送到警局了。
家长可以这么说:“我觉得在超市偷窃是不对的,我要了解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我们得想想办法,避免下次再犯,我去警局接你的时候,简直无地自容呀!”
2.找出问题背后的感受。通过一连串的问题,逐渐找到孩子的感受。
如:“你们几个一起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你做那件事之前,感觉如何?”
“然后发生了什么事?”
“我在想,是不是你们几个凑在一起的时候,为了刺激、比较谁更厉害,结果谁也不想输,才做了这件事?是不是这样呢?”
3.头脑风暴,想出解决方案。
例如:“下一次再发生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你怎样去制止自己,避免情况失控呢?”
“我们就想象一下就可以了,而不用真的去做,比如,可以把那件事想象成一场笑话。”
以上三步,第二、第三步可能需要重复,才能发现孩子有其他事情需要谈论,而不仅仅是当前的这件事,背后的感受的诱因可能是多样的。
如果家长想为孩子未来的行为设定界限,可以借由界定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来设置界限。
例如:与其说“你不值得信任,你不能随便外出了。”还不如说“我会把你留在家里几天,因为我不想一直担心你,我想要休息一下,我希望你在家待一段时间,好让我放心。”
我们不应该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如冲动、不值得信任、不懂事等不成熟的标签,这并不能让孩子更好。而应该以自己的感受作为理由,界定自己来为孩子设限。
例如:孩子进入青春期了,想要自己搭公车放学了。家长可以说:“你的想法挺好的,你觉得自己长大了,有能力照顾自己了。但问题是,我还没有准备好让你这么做,请再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做好准备,去适应这种状况。”
这样讲,家长是在示范如何诚实沟通,也是在示范如何设限。孩子会认识到这不是他的错,而是因为父母的不放心,才更有可能理解父母,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十几岁到二十五岁左右,青少年正经历着青春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于事物的感受比起幼年时更深刻、全面,但是他们在表露情绪的时候,还不太懂得“这不太好”、“别那样做”,掌控情绪和冲动的能力还没跟上。
作为家长,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界限,一个解决方案的空间,以及不要为此小题大做。
找出孩子的出格行为想要传达什么意思,接着去解决问题,进行头脑风暴等等,找到并采用属于自己家庭的解决方式。但要切记,不要否认孩子对你的感受,例如孩子说你很烦或者你完全错了的时候,不要辩解,而是帮孩子找出更好的抱怨方式,让你更容易停进去他的抱怨。
作为家长,可能会觉得这个时期的孩子,很难理解,但请继续努力,保持乐观,孩子早晚会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与冲动。不要因此认定孩子就是行为恶劣,相反,家长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协助。协助,不代表替孩子去完成他本可以完成的事情,否则就是在剥夺他的能力,让他感觉更糟糕。
青少年会做一些试探性的事情,甚至打破常人认为的乖巧形象时,其实是正常的,但如果你不一定能接受,那可以让孩子知道你的感受,如“你xx的时候,我很生气”、“你xx的时候,我很害怕”、“你xxx的时候,我很烦恼”……
除了负面感受的分享,也不能少了正面感受的分享,如“你xx的时候,我很自豪”、“你xx的时候,我很佩服。”、“你xx的时候,我实在太爱你了。”……
记住这个简单的法则:界定你自己和你的感受,而不是界定孩子。这能够维持亲子关系的畅通沟通渠道。
——核心观点来自《真希望我父母也读过这本书》/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