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木取火
——火焰三步曲之三·取火篇
山 茅
在人类使用火的三步中,第三步“人工取火”是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古人类学会人工取火后,就可以在更广大的范围,在不同的时间,让火为自己所用。学会人工取火 ,就可以自由地、移动地利用火,为人类的迁徙、开拓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学会人工取火 ,人就成了“火”的主人,能够随心所欲地驾驭火。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自此翻开新的一页,人类的文明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人类是什么时候学会人工取火的?
那样遥远的年代,文字尚未产生,没有文字记载,历史只能口口相传。现在能见到的文字记录,多见于先秦著作中,如我国历史上就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记载,这很可能是最早的文字记载了。
《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 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先秦著作中关于“上古”的概念很混乱,说法各异,也没有明确的纪年,而且一些先秦著作的真伪、年代,历来说法也很多。难以确定具体年代,只能说一个大致的年代。翦伯赞先生在他的《先秦史》中认为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时代,是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学界认同的多。这比山顶洞人所处的时代还略早一些,过去说山顶洞人生活在2万年前到1万年前。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处,对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有新的说明,是距今约3万年前到2万年前。上世纪90年代的教科书说山顶洞人已经学会人工取火了。
具体时间先放一边,来看看钻木取火是怎么回事?
钻木取火,是用一根坚硬的细木棍,前端削尖,作为钻杆。另外用一根大的木头,挖出一个小坑作为垫木。取火时,用钻杆对准垫木,用双手使劲来回搓钻杆,产生热,引燃一些易燃的干草、枯叶等易燃物。
钻木取火实际上就是应用了摩擦生热的原理。
听说现在国内还有一些地区和少数民族保留了这种取火的方式。见到过一些资料,实景我没有见过。夏威夷的土著民族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钻木取火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旅游表演项目,我在夏威夷见过该项表演。表演者用一根细木棍对准一段木头,两只手拼命搓细棍,使之往木头里钻,搓来搓去,钻了没多久,木头就开始冒烟。表演者把一团乱麻似的东西放上去,又加紧搓那根钻杆,那团乱麻也开始冒烟,表演者又用手使劲扇,一会儿就烧起来。前后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也许表演者使用的材质和古人类使用的材质有所不同,但原理和操作方法是相同的。
至于人是如何想到钻木取火这个主意的,我国古代也有一些关于钻木取火故事。说是远古时有一种树,叫燧木 ,有一种鸟常用嘴去啄击燧木,燧木就冒出火花,一个聪明人由此受到启发,猜想到燧木内部是藏有火的,只要去钻它是能够发出火的,于是就用燧木枝去钻燧木,果然产生出火光来,人工取火就这样成功了。众人感谢他为大家带来的这一大发明,就尊称他为燧人氏。
应该说这个故事不是空穴来风,人类学会的许多技能,往往都是从自然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从其它动物的行为中学来的,或受到启发后创造出来的。比如雷击使树木燃烧,会使人联想到天火,联想到这种树木本身是会产生火的等等,人自身的一些无意行为,比如在劳动中剧烈摩擦产生热引起燃烧之类。当然燧人氏具体是谁,是某人还是某些人无可考证了,但肯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是古人类发明家的代表。
我国的古籍中关于人工取火的记载中,还有另外一些方式。
燧石取火。
在这种取火方法的传说中,燧不是藏有火的燧木,而一种能敲击出火的燧石。用两块燧石相互敲击,碰撞出火花,点燃干草、树枝。后人把这种方法也归功到燧人氏身上。这种方法更好理解,古人类在劳动中,石制工具砸击岩石时,冒出火花,古人类在用石块投掷猎物时,撞击在岩石上,也冒出火花。这些情况启发了古人类从无意识的敲击到有意识的敲击,最后试验出来这种取火方法。这种方法,一直流传至今,我们小的时候,有时也找两块鹅卵石拼命敲,偶尔也冒出火星,但未等点燃东西,火星早没了,真要点燃东西不是一件容易事。由此可略知远古人类发明创造出取火技术之艰难。
钻木取火与燧石取火都是二三万年前的事,到后来,人类发明了更多的人工取火方法。
阳燧取火。
这种方法是人类进入青铜时代后,用青铜镜聚集太阳光热取火。我国的青铜时代大约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大致是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这个期间,因此,发明阳燧取火的方法距今约有4000年了。阳燧取火的方法是把铜镜凹面对准太阳,将容易燃烧的东西放在铜镜凹面的反射焦点处,易燃物很快被点燃。因为是利用太阳取火 ,古人称之为阳燧。《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 。”对此,高诱作了进一步的注释“阳燧,金也。取金杯无缘者,熟摩令热,日中时以当日下,以艾承之则燃,得火也。”这段话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东西“艾”,这是过去的人使用的引火物,即后世火绒一类的东西。对阳燧取火,宋人沈括也有较详细的记述,他在《梦溪笔谈》中说:“阳燧面洼,向日照之,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椒,着物即火发。”这与现代人用凹面镜点燃物体的原理是一样的。这方法大多的男孩子都不陌生,小时候多半玩过用放大镜聚光点燃纸片的游戏。
火镰取火。
这种方法是人类进入铁器时代后,用铁块敲击燧石取火。我国的铁器时代一般认为是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是说铁镰取火的方法距今已有2700年。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燧石取火的基础上,利用了新材料,用铁块与石块敲击代替了两块石头敲击。人们在生活和劳作中,发现铁与石头碰击更容易产生火花,逐渐发明了这种取火方法,为了方便手握住铁块,把铁块做成镰刀形状,所以把它称为火镰。
在中国,这些取火方法一直沿用到清朝。后来西方人发明了火柴,清朝后期传进中国,清朝开始进口火柴,火柴这种现代取火方法才取代了传统的方法。因为火柴是从洋人那里来的,所以老百姓叫“洋火”,我还记得上世纪50年代时,人们还是习惯称火柴为“洋火 ”。中国是最早发明人工取火的国家,这些方法极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但现代便捷、快速的人工取火方法却是出自西方国家,1826年英国人发明火柴,以后又不断改进。到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1877年,在上海才有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到1906年,北京才有了中国人自己办的火柴厂。再后来,人类又发明了打火机等更便捷的取火方法,到当代,电子点火等新技术就更先进了。不一一说。
中国人比西方人早了若干万年会人工取火 ,比西方人晚了几十年才会生产“火柴”来取火,这差距已经不是几十年时间的事了,这中间的味道就长了。人类文明的传承、发扬、变化,分野,由此能看出很多端倪。在人类的洪荒年代,谁要落后一万年,无所谓的事,原始文明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及至到了近代,科学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中坚,分野开始了,仅从人类对能源的利用方式上,即可印证此点。不在此说。
人类花费几十万年的时间,学会了用自然火 ,学会保存自然火,发明人工取火,这是人类进化史、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事情。人类学会对能源的利用,开创了人类文明时代。
人工取火的发明,为人类制陶、冶炼开启了大门,那是新的文明时代在等待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