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行,修身亦养心

邵雍的《渔樵问对》中“力分”这节,樵夫与渔夫有段精彩对话。

樵夫对渔夫说:“我曾经背起百千的柴而不伤我的身体,为什么加了十斤,就会伤到就的身体,这是为什么?”

渔夫用自己钓鱼时的亲身经历告诉樵夫:“我曾经钓到一条大鱼,鱼挣扎时就如同和我交战一样,我想放弃他,又舍不得想要抓住他。

却又无法战胜他,经过很长时间才钓上来,差点就有溺死的危险了。这不也和你有身体受伤的隐患是一样的吗?

钓鱼和扛柴虽然不一样,但因为贪婪而受伤的道理是一样的。

100斤的重量是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超过的10斤重量则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即使只是一点点也会带来危害,更何况是10斤呢?

我贪心想要那条大鱼和你贪心想要多背10斤柴有什么不同?”

樵夫与渔夫的经历形成呼应,证明量力而行是人生的智慧。

警示我们: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追逐利益,都要认清自身能力边界,克制过渡欲望,自我保护。

无论是背柴还是钓鱼的道理,都适用于生活中的各类挑战与机遇,无论是职场竞争、财富积累,还是情感追求,都应懂得量力而行,克制贪欲。

任由贪欲滋生,就会给自身带来无尽的伤害。

生活中,我们也有与渔樵两夫的经历。仗着年轻,仗着精力旺盛,工作与娱乐都很“尽力”。

认为适当放纵熬夜或暴饮暴食,对身体并无多少伤害,谁知,人生的每一段行程,都是有价码的,量到了,质一定会变。

近年来,已明显感觉记忆、身体健康已大不如前。年轻时在球场上的激情奔跑,已化作腰腿上的陈旧伤。

年轻时熬过的夜,导至现在记忆力严重衰退。每一次放纵,都在身体上作了标注。

用能量守衡加以解读:人一生要吃多少饭,要拥有多少财富等都是注定的,如果你打破了平衡,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适可而止,量力而行,这是让我们懂得知足、知止,敬畏生命,敬畏一切。

懂敬畏,才不会越过利益红线,碰触违背良知的利己之事。是你的,别人拿不走,不是你的,得到了也会丢失。

凡事量力而行,凭自身努力得到的,内心踏实。过渡耗心耗力,就是得到,也会以另外的方式泄出。

年轻时,我们都在追名逐利,到一连年纪,才悟到:除了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其它的不值提。

控制欲望,适时取舍,量力而行,让身心亲轻自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