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7年阅读的第9本书,离150本还有141本,连续每日读书第3天。
跳脱出各种实用性的书,来本讲中国古代文化的洗洗脑吧。
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翻了下出版时间:2006年。11年以前买的书了,说实话,一直都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遍。
今天算是深入浅出的好好阅读了一遍,才知道为什么这书放了10年我都没有读,因为,真的不好读。20出头的我,是真的没有知识没有背景可以完成这样的阅读。这本小书包含了2部分,5片对于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观察,另有4篇目是作者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很喜欢作者的语言风格,爽快,犀利,同时谦逊不张扬。
先来说说作者。许倬云(Cho-yun Hsu),江苏无锡人,1930年7月生,求学于台湾和美国,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台湾、美国和香港多所知名大学,2000年10月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学贯中西,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代表著作包括《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等。历史学家,是中国台湾历史学界的耆宿,有“台湾改革开放的幕后推手”之称。许先生还是台湾著名音乐人王力宏的舅公。总之,是一位底蕴深厚的历史学家。看他的书是从中国看过西方,从殷商穿越到现代,机器丰富的知识体系。
他的历史研究思路是比较,通过不同历史横截面的比较来发现整个历史的走向,对于横截面的选择又有着一定的冒险成分。
先来说说上篇吧。
上篇有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农业经济、国家形态、思想方式以及转型期的发展五篇文章组成。每一篇都整理出一个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特质,分别是亲缘组织、精耕农业和文官制度,而这三点对于中国至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于这三个因素形成的原因以及作者做了详细的分析,从我国的地理特点到思想特点等等,这三个因素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最重要特质。而这三个原因也是中国能够一直保持统一的原因。亲缘团体使得中国人在动乱时期仍可凝聚在一起,团体发挥了保护个人与控制个人的功能;精耕细作的农业也不允许任何奴役制度长期存在。精耕细作的高度生产力,依靠的是作者的自发工作意愿,因此中国未出现过大规模的奴隶反叛事件。中国国家和社会间,有紧张的制衡关系,然而所有的资源经由全国性的经济网络成金字塔集散,中国的文官制度,配合了经济网络,使人才也作全国性的周流。同时,文官体系的意识形态,始终统摄与儒家思想之下,其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及天下一家的观念,也促使中国保持统一的要素。
这一段,是上篇的菁华所在。
再来说说下篇
下篇的关键内容主要就是中国到底有没有科学的发展。作者的结论是,中国的科学,即使是实用科学,其萌芽固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生,但是最灿烂的时代,是思想上不归一、政治上不归一的时代。这时最容易因竞争而开花结果。另一方面,工艺的发展则属另一模式。中国工艺的成就,总结地说,需有一个大有力的政府,掌握大量的资源,给予工匠几乎是无限的支援与长期的时间去发展。所以古代工艺的发展,往往在中国国力最高峰的时代,也就是政府力量最强、国家最富庶的时代。
这点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一直在说的“工匠精神”,我们除了要求工匠们刻苦钻研外,从制度上,总体的资源倾斜上我们又可以做什么。
总之,这是一本历史理论类书籍,读起来并不是那么轻松,但是阅读后的启发和思考却远远超过实用性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