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时候李白的诗伴着我走过童年进入少年!随口念来就是李白的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诗飘逸奔放,放得开收得拢,朗朗上口,妇孺皆知。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中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说到诗仙李白无不想到酒。古代诗词之人无不与酒有缘,个个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就是一生与酒为伴,日日饮酒日日醉,整日里醉眼迷离却诗劲康健!他在《饮中八仙歌》这样讲自己“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不论是独饮还是对酌抑或群饮,皆是杯杯情盏盏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首诗写出了他当时的孤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这些或许都还不能充分的去展示他的浪漫情怀,说李白的饮酒诗不得不提那首代表作《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边是踌躇满志叹岁月匆匆,一边又一百二十个不服气,“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那份自信恃才傲物。“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但终究还是一个“愁”字了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生性豪放不羁,不畏权贵。至此让我不禁想起一个典故“力士脱靴国忠研墨”。贺知章信荐李白大才,而当时主考官杨国忠高力士二人贪财李白无钱,知章信荐杨高二人认为贺知章收了钱财只给他二人空书一封便压了李白考卷推搡出门杨说“此等庸人只配与我磨墨”高说“磨墨都不配,只配与我脱靴”!后因番人胜行出战书,朝中却无人能识番字,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解围,皇上恩宠李白立封其为翰林,写回奏时李白借醉酒瞥见高杨心里不痛快随机给皇帝说,我看到他们两个有点发挥不好了,让杨国忠为我磨墨,靴子有点紧,皇上赶紧让人拿来便鞋,李白把脚抬给高力士让他脱靴,高力士看见皇上在只好帮他脱掉靴子!从此怀恨在心,能得罪君子别得罪小人。高力士就开始给李白下套穿小鞋以至于后来皇帝爱才几次想提拔李白都被打压下来,以至于后来被贬。后来李白辞去官职遨游四海,也倒落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