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突围之路【回忆】:新品BOM未创建(一)

  新品开发流程,业界称为IPD流程。华为在进行流程再造的过程中,最早启动的就是对IPD流程的再造。

  IPD流程在华为成功推行后,任正非发表了【胜利的曙光】的著名文章,因为这套流程,让华为的开发效率大幅提升,而且产品开发质量得到保障。

  在IPD流程中,与ERP系统集成最核心的数据交互就是物料的优选及BOM的生成;

  当然,也非常建议,工艺、供应链、销售等部门前置参与到IPD流程。

  例如工艺部门核心要把控产品批量生产后的可制造性,要评估制造效率,确保研发新品能面向制造;

  供应链部门核心要评估新物料选择后,供方后续的供应保障能力,根据新品的预估销售量,应前置策划寻源工作;

  销售要根据新品的开发进度,评估上市节奏,连接客户需求,测算销售规模及盈利能力。

  但许多企业的IPD流程,变成了研发部门的事情,而不是IPD团队的事情。由于大量的工作未前置或并行,导致产品开发完成后,相应的工作难以正常推进。

  IPD流程是许多企业最重要的流程之一,要从关注客户需求开始,过程关注研发效率,产品的通用性、可制造性、可供应性等,实现产品上市的成功,最终获取商业价值。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们的管理水平已今非夕比,但文章所述的问题,仍存在许多企业某些管理的角落里,值得管理层思考。

  原文如下:

  2004年8月始,转正后主管俊胜公司新品的生产计划。其中包括下达新品的生产订单、跟踪其中物料是否采购到位,物料到位后是否生产完工,开始了与SAP系统的近距离接触。

  当时对SAP系统还是不了解的,连下生产订单都不知道的。前期基本没有进行培训后就上岗了;

  从这一点讲,当时俊胜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确实还是需要完善的地方,当时的俊胜公司就像是个游泳场,会不会淹死得靠自己去爬,没有教练来教游泳的方法和到底要游到哪个目标。

  新品生产计划是从前任计划员接手的,属于交接阶段。当时要下一个订单,那个计划员鼻子里哼哼了两声,这个订单要注意生产版本。

  生产版本可没有听说过,请教他如何创建,对方就没有回应了,他不得不请教其它的同事。

  人的格局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大小,后来这个计划员一直就是个计划员,几年不变,或许这与不教人家建生产版本的性格有关系(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