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梦

我在办公室专注地写报告,滴一声,手机来信息了:您好,麻烦您方便时报下10月份的燃气表数。谢谢!

当我把煤气表数字回复微信时,突然想不起我家是几号楼了!

吓我一跳,难道老年痴呆了?

老年痴呆证是一块大石头,一直压在我心头,从少年时期到现在,随着年龄增长,这块石头越来越重。因为,我的姥姥晚年就是老年痴呆证,开始发病就是健忘,到最后连自己的女儿也不认识了。现在我的母亲,也不认识我了......

你说,这是不是遗传?这块大石头压得我吐不过气了。


前段时间看了电影《妈妈》,这是写80多岁的母亲与60多岁的女儿一起生活,本来是女儿照顾母亲,没想到女儿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证),反过来是母亲照顾女儿了。

老母亲本来像孩子一样,对女儿淘气撒泼,但得知女儿生病后,立刻恢复了母性,去包容、去照顾女儿,尽管她85岁了。

她的这种转变,让人看到每一位母亲,在卸下母亲的担子时,可以是一位撒娇、淘气、顽皮的小女孩;然而,一担起母亲的责任,又变成了一位坚韧、包容、稳重又亲切的妈妈。


我的母亲呢,也认不出我了。可是,她能听出我的声音!

每次给她电话,她都知道我是谁,聊天除了问候,要她教我唱歌,她的嗓音很亮,根本不像快80岁的老人,歌词都记得不错。她最爱唱的是《老来俏》:

老来俏,老来俏,上了年纪就要迎风潮;

时光虽流逝,爱美的心不老,打扮显风采,愁不上眉梢;

鲜艳的日子跟着走,人生的春天在微笑......

那时,父亲陪伴着母亲,她不唱歌时,很少说话,发呆的时候多,我打电话她,她总是呵呵地笑,听到她欢快的歌声,我也非常开心。


春节回到家,见到父母,发现他们明显地老多了。母亲得了带状疱疹,病虽好了,但后遗症是背部神经常常奇痒,夜里痒得睡不着,都是父亲半夜给她抹药,老两口更苍老了。更大的变化是母亲的记忆丢失了。

我站在母亲的面前,她问:同志,你找谁呀?

我楞了一下,她明明在电话里知道我的。怎么见面却不认识呢?

突然想起了当年她的母亲也不认识她的情景了,那时,她的母亲不认识她时,她当场就哭了。

我没有哭,笑着看她,尝试她是否故意的。

一分钟后,我失望了。

我喊了一声“妈妈” ,她立刻活跃了:你是小七呀,什么时候回来的?

她的确能分辨我的声音,却不能认出她面前的我。

这一刻,我有些内疚,是不是我回家太少,见到她的次数太少,才认不出我呢?

过了一会儿,母亲又看着我,问:你是谁?来我家做么事?

我看着她,笑问:你看我像谁?

她看着我回答:我看你像我家的人,又想不起你是哪一个。

这样的问话,一天里反反复复发生,问得我有点烦了,但还是保持了心平气和。

母亲是病人,对她的问话,就是烦了,发脾气也没用,因为她就是忘记了。


难以想象照顾这样的病人需要多大的耐心啊!我才回家几天就烦,可父亲每天陪伴她,不知回答她多少问题,不由得佩服父亲。

母亲每天住在自己家里,却叫嚷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她认不出自己的家了。

春节期间,她跟我说,我要回家。

我指着墙上她与父亲合影,问:你看照片上的人是谁?

她盯着看一会儿说:那是我,原来这就是我的家呀。

说完就安静地坐下。

半小时后,她又开始闹着要回家,再指着照片让她看,又消停一会儿。就这样反反复复地闹,反反复复地回答,引导。

第二年的春节,她已经不认识照片中的自己了,甚至不认识父亲,只是闹着要回家。

我搀扶着她,从我家的2楼,走下楼梯,到附近的公园走一圈,再回到家后,跟她说,我们到家了。她便安静了。

家,在她心中是个概念,并没有具体的空间景象。只要带她走动走动,哪怕一个房间换到另一个房间,告诉她到家了,她便以为是到家了。

但是,她反反复复地要求回家,不带她走动就闹,这确实考验照顾陪伴她的人,尤其需要不厌其烦的耐心啊。


因为姥姥和母亲的阿尔茨海默,我关注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全世界都没有好的治疗效果的药。而且,这个病有家族遗传。很显然,我逃不脱宿命。

姥姥和母亲都是晚年在80岁左右患病,她们有个共同点,最后都是叫喊要回家,她们忘记一切,唯独没有忘记家。家,对她们有多重要啊!

忘记了一切的人,唯独能记得家,她们的心里,家就是归属。

我甚至猜想,会不会她们要求回的家,其实是,天上的家呢?

电影《妈妈》里85岁的老母亲,照顾患病的女儿,知道自己终有无力照顾的一天,如果她走了,患病的女儿怎么办,最终她带着女儿一同走上回天堂的路。

虽然这个片子令人心情沉重,但很现实。自然界的规律就是:生老病死循环往复,才有生生不息。

想明白这一切后,阿尔茨海默这块石头就卸下了。

不知道,我什么时间发病,也许已经开始了,但我相信,即便开始也是轻症,因为我还在上班,每天动着脑子。我能做的就是保持动脑子的习惯,尽量延迟病症的到来与发展。

这是我的愿望,谁知上天是怎么安排呢?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一月底的德国已经是真正的冬季,寒气逼人,昼短夜长。早晨七点半,我和儿子裹着羽绒服一起出门,往他的小学走去。 ...
    锦楠2018阅读 10,029评论 97 129
  • 我那渐渐远去的祖辈 一直觉得自己祖辈的人员关系很是复杂,总想做些记录。 先说说我的父亲辈。我的父亲是在两岁多时被现...
    躲闪2022阅读 1,463评论 0 0
  • 这本书叫作《善终守护师》。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但是一个社会如何对待死亡,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这个社会的文...
    飘雪的天堂阅读 5,582评论 0 1
  • 这本书是在《樊登读书会》听到的。这是一个很前卫的话题,这是一个很超前的做法,未来可能很多人会逐渐有这种对待死亡的意...
    快乐鸟wsf阅读 3,853评论 0 3
  • 一个女人上了四十岁,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的事情,父母有没有病,丈夫省不省心,孩子听不听话。按百分制算的话,如果这三件...
    只想听听你的心跳阅读 5,784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