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北客站方向的地铁上,站了一群农妇。
我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当然从她们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来。
拿着些小工具,她们是要去做零工。
女人们在一起,当然叽叽叽喳喳。
人以群分,对脾气的在一块,大家都聊的嗨。
最吸引人的,是手机外放的抖音视频。
一个介绍的滔滔不绝,一个听的津津有味。
从去年春节,刷到了今年过年,听在耳朵里的,全是快节奏的动感音乐。
皱皱眉,一声叹息!
好在,她们一窝蜂的从“行政中心〞站下去了,留出来很大的空隙,连呼吸也顺畅了。
经常能在公共场合见到自顾埋头玩的人,也许是出于保护听力的原由,他们不愿戴上耳机损伤听力。
也许,他们也是无私大爱的,觉得这么好的东西不能独享,大家一起听多好!
每天早起,我若要做饭,将菜全准备好,尽量集中在最短时间炒,及时关掉抽油烟机。
一墙之隔的“胖子”,床头正对着我家的厨房。
说起来,他也不容易,以前是“闲人“,现在也没正式职业。
这种男人很有女人缘,娶过一个,离了,留下五岁的男孩,父母帮他带着。
又娶了一个,刚又生了个男孩,如今的他,晚上在外面摆夜市。
平时见了,他仍然看着豪横,但能看出来,在生活面前,也不得不低了头。
喜欢熬夜的他一家,六点多时,睡意正浓,被声音吵到一定会恼火。
若在卫生间,六点钟的闹钟响起时,就要急急的跑去关掉。
那种穿透力极强的声音,可能也让楼上的那家人辗转反侧。
上面的男主,是位沉稳的“眼镜",卫生间漏水时,曾打过一次交道,遇事认真。
我们都不愿意打扰别人,也更不希望被别人打扰到。
报着这种“同理心”,设身处地的多为别人想,这社会才能充满祥和之气。
每次坐车,挺怕“熊孩子”,哭哭闹闹、喋喋喋不休,吵得临近座位的乘客无可奈何。
这样的孩子,平时娇惯,大人多半已拿他没办法了。
别的人,谁又能去与一个熊孩子计较,只能“大人不计小人过“,戴上防噪耳机,置身事外!
那种高素质的妈妈,只听说,没碰到过 。
孩子也不吵闹,安静的看绘本,她还一再向邻座致歉,甚至有小礼物相送。
那种妈妈养大的孩子,绝对不会差,她们的生活层次理应高出我们这些普通人一大截。
西去的动车,在咸阳上来一对母女。
秀气灵动的小女孩,与妈妈相依着坐在前排。
刚上车,问这问那,安顿好后,瞪着水旺旺的大眼睛,看着外面向后飞逝而去的田野,很少吱声。
偶尔母亲俩低声说什么,不久,她也昏昏睡去了。
接开水时,见她象小猫一样卧在座位上睡的真香。
车到天水,旁边座位来了乘客,她的美梦也被打搅了!
她并不恼,看窗外下着小雨,竟也操心是不是带了雨伞?
听《杜甫传》,知道杜甫曾在天水呆过几年,留下了上百首诗词。
李白因参与永王造反被抓,杜甫正在天水,他以为李白遇害,便写下了那首悼念李白的诗。
再向西,就要出阳关了,离着故土越来越远,多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沧凉。
车到榆中,小女孩欢天喜地下车了,那里应该才是她的家。
同一排的一位小伙,外放着声音,看一部武侠剧,刀剑碰撞声叮咚作响,邻座却闭眼靠着座椅,无丝毫不悦,不知是不是真的睡了?
听说,以后铁路上会尝试着推出“静音车厢〞,真要这样了,就可以皆大欢喜,各得其乐!
近12点,到兰州西,不用出站,通过”换乘通道“,很方便的上了二楼候车大厅。
正逢饭时,进了家”兰州牛肉面”馆,五薄片牛肉、小份凉菜,外加一大碗细面,竟花去了28元,半天的生活费!
到兰州新区,匆匆办完事,又乘车往回赶。
这一天,真是一日千里,到北站已近夜里十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