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M.卢因松(Peter M.Lewinsohn),认为抑郁症是由于个体的行为没有获得或者较少获得伴随的正强化(response-contingent,反应依随)。反应依随,指个体是否获得行为强化,这和个体的行为有关。例如:一个人想要和伴侣谈谈,但是伴侣忽视了这个人的意图(没有提供伴随该行为的正强化),或者斥责他说“不要黏人”(给予惩罚),这个人后来不再尝试和伴侣谈话,并且为二人的关系感到伤心。慢慢地,这个人会更少和伴侣交谈,换句话说谈话行为将会消退。
再例如:一个人努力赚钱,工作一段时间,他发现赚来的钱不能满足自身期望的生活,于是积极工作的决心就没了,于是摆烂、躺平(消极怠工)。
卢因松还指出,在一些情境下,反应也会较少伴随正强化。例如,使个体长期奋斗目标(如获得学位)的强化作用减弱。他说,“这个过程中个体受到多少关注,或者获得多少好处不重要,关键是环境提供足够多的反馈来维持个体的行为”。他相信,对环境所提供奖赏的主观体验,才会对行为和情绪产生后续影响。
例如:工作中有一个人消极怠工,很快大多数都消极怠工了(环境提供的生活体验)
卢因松首次使用活动记录表,整合到抑郁症的行为治疗当中。他们用这种表记录,来访者生活中愉快事件。记录表把每个星期,按小时为单位进行划分,让来访者计划在这一周做些让他们感到愉快的活动。渐渐地,来访者会增加活动水平,并且做一些想做的事,或者以前做过但是患抑郁症后就没有再做的事。卢因松及其同事还发明了一种愉快事件记录单,用来记录上个月发生的愉快事件。
一些思考
第一个思考
看见“环境提供奖赏的主观体验,才会对行为和情绪产生后续影响。”这一段。
不经让我想起王小波作者《黄金时代》中有一句话:别人说你是破鞋,你就是破鞋。
该小说讲了一个叫陈清扬的医生是如何在众人(别人)的语言下,逐渐变成放荡的女人。
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人也是生物的一种。
疑问:适应环境的本能,是不是形成后天性格(人格)的关键呢?
假设把很多人都语言、舆论看成环境的一种,在结合,环境提供的体验才会对,行为和情绪产生影响,似乎就可以说明。陈清扬变成破鞋的本质。
疑问:环境什么?如何定义环境?小说中陈清扬提供“奖赏”是什么?这一切还需要,深入的学习才能正确论证,里面的关系。
第二个思考
看见“卢因松首次使用活动记录表”,让我想起了沃尔普,心理学实验关于猫的实验。先响铃,然后用电攻击刺激小猫,直到小猫产生对环境恐惧。
这时喂它,猫拒绝进食。
饿了总要进食的,这是支持它的一种积极力量。沃尔普就先找一间与实验室完全不同的房间喂猫。因为环境完全改变了,猫稍安一些,经过犹豫恢复进食。
实验升了一级,把进食的地方移到一间与实验室相似的房间里。猫又开始焦虑不安,它最终战胜了自己,继续进食。
又把进食的地方升级为原来那间实验室,但是远离实验笼。又经过一番焦虑不安和战胜自己的冲突,猫完成了进食。
最后,把进食位置越来越移近实验笼乃至移到笼里,猫的进食仍然完成了。
其本质就是逐步增加难度,最终解决恐惧的。
不难分析,这里最关键的点就是寻找积极力量,摆脱焦虑和恐惧。而活动记录表上记录的愉快事件,具有积极力量的一些特征(起到如同饥饿的推动作用,加油、鼓励也是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