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中,小禾苗为各位医生大大们推送了2018年国内心血管学界更新的两部重磅指南,即高血压和心衰指南。在今天的下篇文章中,下禾苗继续给大家推送两部重磅指南:2018AHA/ACC新版《胆固醇管理指南》和2018ESC新版《晕厥诊治指南》。
先说AHA/ACC新版的《胆固醇管理指南》吧。
1.他汀 + 依折麦布和他汀 + PCSK9抑制剂进入新指南,正式宣告进入后他汀时代
基于Improve-It、Osler1、Osler2、Fourier和Odyssey Outcomes等主动高质量研究的结果,不出意外的,他汀 + 依折麦布和他汀 + PCSK9抑制剂正式步入指南序列。新指南指出:对于极高危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患者,经最大可耐受剂量的他汀治疗后,如果LDL-C仍然高于1.8mmol/L,那么可在他汀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如果加用了依折麦布后,LDL-C仍高于1.8mmol/L,那么推荐加用PCSK9抑制剂。(ps.PCSK9抑制剂目前国内已上市)但该指南同时指出:PCSK9抑制剂长期安全性(>3年)目前尚不确定,且因为其价格昂贵,成本效益较差。
2.降脂治疗的目标值重新回归“5018”
众所周知,在上一版的指南中,曾经熟悉的降脂治疗的目标值“5018”曾被取消。在新的指南中,这一指标重新被认可并回归指南。新指南指出:对高危ASCVD患者,LDL-C应降低至1.8mmol/L以下或者较基础值降低≥ 50%以上。另外,对于冠心病的等危症糖尿病,该指南也明确指出:对40-75岁的糖尿病患者,无需计算ASCVD10年风险,LDL-C阈值应≤70 mg/dL;对50-75岁,有危险因素的高危糖尿病患者,LDL-C的降幅应为50%以上。
对于“胆固醇是不是越低越好”这一热点问题,新指南态度显得很慎重,通读全文,仅强调“5018”的目标值,而并未强调低于1.8mmol/L的LDL-C水平。
3.中等强度他汀获得推荐
在上一版的AHA/ACC胆固醇指南中,高强度他汀获得极大的推荐,鉴于亚洲人对于高强度他汀的耐受性较差,这一推荐引发国内心血管病专家的极大争议。鄙人的导师胡大一教授就非常反对这种“不管不顾”的他汀应用策略,认为他汀使用应该有中国人自己的“中国剂量”。
新版指南在这一问题上重新回归理性,继续强调高强度他汀的地位,同时也推荐中等强度他汀,如对40至75岁糖尿病 并且LDL-C≥70 mg/dl(≥1.8 mmol/L)患者,无需计算10年ASCVD风险直接开始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4.他汀药物的选择应当注重合并的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
- 早发ASCVD的家族史
- 持续升高的LDL-C水平 ≥ 160 mg/dL(≥ 4.1 mmol/L)
- 代谢综合征
- 慢性肾脏病
- 先兆子痫或过早停经史(年龄 < 40岁)
- 慢性炎症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或慢性HIV)
- 高危族群(如南亚人)
- 甘油三酯水平持续升高 ≥ 175 mg/dl(≥1.97 mmol/L)
- 特定个体测量显示载脂蛋白B ≥ 130 mg/dL、高敏C-反应蛋白 ≥ 2.0 mg/L、踝肱指数 < 0.9、脂蛋白(a)≥ 50 mg/dL或125 vnmol/L,尤其是脂蛋白(a)的较高值。
存在上述危险因素更加支持他汀类药物治疗。如果风险状态不确定,新版指南建议使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来提高风险判断。
5.当患者风险状态不确定时,推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协助判断
在40至75岁无糖尿病且LDL-C水平 ≥ 70~189 mg/dl(≥ 1.8~4.9 mmol/L)的成人中,10年ASCVD风险 ≥ 7.5%~19.9%,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确定时,可考虑测量CAC。
- 如果CAC为零,除吸烟者、糖尿病和早发ASCVD家族史外,可不使用或延迟他汀类药物治疗。
- 如果CAC为1~99,那么则倾向于使用他汀类药物,特别是对于 ≥ 55岁者。
- 如果CAC ≥ 100或 ≥ 第75个百分位,则建议立即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
6.推荐终生的心脏健康生活方式
应当认识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高脂血症本质上属于生活方式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所有年龄段ASCVD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风险因素的发展,是ASCVD风险降低的基础。
再来简单谈一谈2018ESC新版《晕厥诊治指南》
1.初步评估
- 所有晕厥患者,都应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以及完成ECG检查,疑似心律失常性晕厥的高危患者,应立即给予心电监测。
- 既往有明确的心脏病史,或推测此次晕厥可能是因为心血管疾病所致,应完善心脏彩超。
- 若考虑晕厥是直立性晕厥或反射性晕厥导致的,应行直立-倾斜试验。
- 若考虑晕厥由出血导致,应检查血常规;若考虑晕厥是因为缺氧所致,应查血氧饱和度并做血气分析;若考虑晕厥是由肺栓塞所致,则应行 D-Dimer检查。
- 另外,对于年龄>40 岁、晕厥病因不明、但临床特征符合反射性晕厥患者,可给予行颈动脉窦按摩。
2.进一步评估
- 反复不明原因的晕厥,若同时符合下列 3 条标准,建议行持续 ECG 监测(外部或植入):
临床或 ECG 特征提示为心律失常性晕厥;预计短期内会再发晕厥;若晕厥病因明确,患者通过针对性治疗可获益。
- 对于不明原因晕厥但合并双支传导阻滞(BBB)或心动过速患者,建议行电生理检查。
- 对于运动时或运动后发生晕厥患者,应行运动压力测试。
- 对于疑似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进行自主神经功能评估和动态血压监测。
- 对于那些可能是非晕厥导致的 一过性意识丧失患者,建议行视频记录。
治疗
- 对于迷走反射性晕厥或体位性低血压晕厥患者,避免诱发因素预防发作是最重要的,充分的患者教育非常重要。
1.反射性晕厥可根据患者临床特征选择下列一种或多种治疗方式:
对于年轻低血压表型患者,可给予米多君或氟氢可的松治疗;对于年轻且有前驱症状患者,可给予抗阻训练(包括:倾斜训练);对于没有或只有很少前驱症状患者,可通过植入式循环记录仪来指导治疗;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或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目标收缩压为 140 mmHg;对于因心脏抑制而导致晕厥者,可给予起搏器植入治疗。
2.体位性晕厥患者,可选择下列一种或多种附加治疗方式:
对生活方式进行宣教;充足的水分和盐分的摄入;避免或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抗阻训练;腹带和/或使用弹力袜;睡眠时保持头部直立位;米多君或氟氢可的松治疗;
- 所有心源性晕厥患者,应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 对于不明原因晕厥、有高风险心源性猝死(SCD)风险患者(如:左室收缩功能障碍、肥厚型心肌病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或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应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