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一个住在英国哈姆斯南部金斯布里奇村的平凡老人,六十岁,酿酒厂退休半年,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平淡无奇。一封好友奎妮的来信改变了哈罗德的生活,为拯救好友的生命,他踏上了一条朝圣之路,一个人,87天,627英里,横跨整个英格兰,而此时的奎妮在贝克里郡疗养院里,罹患癌症,即将离世。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人生,在哈罗德的人生里,少年时代的他并没得到更多的父爱母爱,当他小心翼翼询问母亲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时,母亲竟然报以一阵狂笑,接着母亲离家出走,父亲酗酒成性,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成年之后家庭并不幸福,由于某种原因和妻子有着不可跨越的裂痕。
看到这里,似乎对哈罗德的徒步之举有着诸多不解,好友即将离世,他寄封信表示安慰即可或者可以驾车前去,可是他却千里迢迢徒步前去探望,甚至没做任何安排,也没和妻子商量,他的做法显得有些荒诞甚至疯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哈罗德不顾一切去探望好友,究竟是什么样的隐痛,让他轻率而决然地踏上徒步之旅?他和好友之间有什么秘密,而他和妻子莫琳之间又因为什么产生了裂痕,他的儿子在哪里,那个和他妻子说话的戴维又是谁?哈罗德最后见到了奎妮吗,奎妮最后怎样了.....等等一系列问题显得有些扑朔迷离,对这一切的答案,作者的安排极其巧妙,答案是随着哈罗德的徒步之旅渐渐浮出水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的徒步之旅同时也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人生之旅。母亲离家,父亲酗酒,儿子自杀,妻子误解,好友离开,一件件,一桩桩,"他想起自己的人生,表面上看似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实际上却藏着那么多黑暗与磨难"。
这本书虽然没有大波澜大起伏的故事情节,却有种引人入胜,让人想先睹为快的感觉,尤其想跳过中间情节直接看到故事的结局。在书中,回忆的描写贯穿了整本书的脉络,其间心理活动,人物描写,以及景物的描写都那么细致入微,身临其境。
朝圣一词有着宗教的色彩,而哈罗德本人不是宗教人士,也没有宗教信仰,所以本书不是什么励志类的小说,更没有因为哈罗德的徒步信念,使好友战胜了癌症的故事情节。这本书所倡导的是在人生旅程中,不断坚持的同时也要适时放下,给灵魂一条出路。通过朝圣之举,哈罗德反思了自己的过去,而妻子也在他离家之后进行了自省,由最初的误解变成了理解与靠近,他们都放下心中固有的坚持,找回了丢失已久的爱,这也算是个团满的大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