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开始的时候,小时候,我是一个乐观的比较积极的人吧,也是给别人的感觉是活泼可爱的,乐意与人接触和聊天的。但是现在我发现,我变了。
我变的完全与以前的自己不一样了,我开始十分热切的向往一种安静的,周围安静的,可以让我读书的环境,我开始对周围聒噪的声音反感至极,我十分忍受不了一些人在我身边的不绝于耳的聊天,无聊的聊天,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
中午一点半我小心翼翼打开办公室门(准确的说是一个会议室的门),这里有三个不同部门的人,在这里临时办公。中午人们睡觉,于是我蹑手蹑脚的走进去,不敢出声音生怕打扰他们的休息。但是我开门还是有一点声响的,一会这些人都渐渐的醒来,开始下午的工作时光。
但是他们要聒噪的聊上一阵子,什么值班表不合理了,什么男的值班只是夜晚,而女的值班是周末一个白天都浪费了。什么要发奖金了之类的,还有一些七零八碎的乱七八脏的东西。我抱着一本书不知所以的看着字,就因为这个嘈杂的环境,我一个句子没有读明白。我内心真是烦透了。我承认这是我自己的不足。
向毛主席能在菜市场看书,我只能在菜市场看人。
毛主席能看进去书,不管外部环境多么烦乱和嘈杂,他都不会受其干扰,我真心佩服的五体投地,要是有这般能耐,我真是能读很多书了。但是我就是缺乏这种功力,我必须是在安静的环境中看书,才能稍微集中注意力,看明白一点我正在看的内容。
从前的我,还小,未经世事,与人还是比较乐呵的。但是现在的我,不一样了,我开始神往一种安静的环境,不喜欢耳边烦乱、聒噪、吵闹,我开始耐得住寂寞。
我发现身边有些人就是耐不住寂寞,一下午都是百无聊赖,就是无所事事啊,你看给他们烦闷的啊,感觉他们的时光真的好难过,但是他们不知道看书,不知道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我则不同,我就是喜欢看书,都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的,哪怕有一点点时间我都想用来看书,我不愿意去浪费,不愿意去消磨时光,我要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他们觉得时间多了无处排解!
我的性格变了,我变的更加安静,我变的不愿意多说无聊的话语,我变的愿意一个人安静的呆着,不去逛街,不去消磨时光,不去浪费生命,我要振奋多秒的去看书,去补偿我年少时光没有认真读书而欠下的债。我觉得少年、大学时期,我没有认真读书,没有意识到读书、摄取知识的重要性。
而现在,在人生快40岁的年龄,我开始渐渐醒来,渐渐明白自己的爱好和长处,我感到自己安全的方式是与书呆在一起,与书在一起是最安全的。
我现在在发掘写作灵感,我也想试着写小说,通过阅读很多人的书籍,我发现一个真理,就是那些著名知名国内外作家,都是写小说出名的,没有依靠散文出门的。也许我的见解很片面,毕竟我读的书太少,但是我的意思是,凡是有名的大作家,一般都有很杰出的小说作品,而不是简单的散文啊,诗歌之类的,就是一个作家强大的作品库里面,一定有相当数量的比较成功的小说作品,是小说作品挺起TA优秀作品库的半边天的。
没有小说的作家是不完整的,我可不可以这样说。
于是,我就探索着也在思考,在想象,在探求,在观察,我的生活中是否有可以用来写成小说的线索和故事,但是我的经历毕竟太少,也不玄妙,也不惊叹。我读的书也是非常少,于是我的灵感就少。我看寇挥写的《我的世界文学地图》就是这种感觉,他总结出的规律就是,你看的书越多,你的思路和灵感就会出现的几率越大。
寇挥在《我的世界文学地图》中原话是这样说的,允许我摘录这段文字,与大家共享:“我的经验是,只要你不断地阅读经典名著,我指的是小说、戏剧和史诗,你就会不经意间得到你想要的创作构思。他们存在于你的大脑深处的黑暗犄角旮旯里,但寻找到它得靠你自己,阅读伟大的经典作品便是通向它的道路。这条路也许很长很长,需要走的时间是二十年、三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没有关系,只要你走下去,它一定会像仙女一样飞到你的怀抱里。"
这段文字书说的多么真挚,我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只是简单的有印象,可是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于是我就翻找出来了,摘抄在上面与大家共同分享。我觉得这段文字十分有力量,是一盏指路明灯,虽然这条路途好遥远,虽然我们普通人所能达到的程度还是极其微小,不能这这位作家一样,有三十多年的阅读和研究外国文学的经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寇挥的总结,稍微感受一下写作灵感的一种获取渠道,同时也是像这位作者学习。
写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那些伟大的惊世之作,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都是作者长期酝酿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反反复复的修改与完善,这其中饱含着多少作者的情绪、情感、爱恨和纠结,一部作品很可能是作家一生的反照,是作家一生坎坷经历的写照,也是作家一生细致观察人生、品鉴人生的写照,也是作家一生之中,观察别人生活的感受和收获的总结。总之一部好的作品,能综合反映作家所处的环境,经历的事情,遭受的磨难和得出的宝贵经验,当然也可能是一个侧面和角度的升华。
一部优秀的小说,是值得令人反复研读的,是一部很有趣味的作品,是你能够深深被吸引的原因。其实能不能写出好的作品是一个方面,而我们开始有这种追求的心灵,并开始追逐这个梦想就已经很好了。我们每一个微小的存在,每一个我不足道的微尘,在整个浩瀚的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依然要有所追求,有所努力,才不枉费一生,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殊途同归,但是如何走这一路还是一个个人享受的问题啊。
我可以终身写不出来优秀的作品,写不出优秀的小说,构架不出一个好的小说故事来,但是我依然不能放弃我自己的写作,毕竟我喜欢并享受那种文字从十指尖头流淌出来的感觉,现在打字真是一种享受,我的语言瞬间变成工整整的文字,多么美妙而传奇,多么领秀和美感,我们的习作灵感就是来源生活,来源我自己对于生活每一天的不懈观察。
写作的人都是敏感的人,我就是一个敏感的人。对别人的语言敏感,动作敏感,眼神敏感,我也小心翼翼的生活在自己建设起来的小圈子里,在这里我安静的感受到安全的真是存在。有时候周末休息的时候,我要喜欢一个人写斜坐在沙发上,依靠着或者照样或者夕阳,拉一下纱帘,我不喜欢强烈刺眼的光,然后捧着几本书,呆着,傻傻的呆着,一个人开始神思旅行,大脑在路上。
现在的我与从前不一样了,以前我都是看杂志,看时尚类的杂志,从来不看书,真是大脑贫瘠坏了。你想想时尚类的快餐的东西能有营养吗,看了就知道如何美,如何满足物质生活,如何不知疲倦的追求物质生活的无底洞,必然陷入极度的恐慌、压抑、不快乐、痛苦之中。后来我结婚了,遇见了老公,老公看书,是一个研究学识的人,他的我的影响也是十分漫长而渐进的,十多年时间我才开始醒悟,慢慢的接触书本,开始看书。近几年我在图书馆办理借书证,然后开始了看书的历程。
起初我的看的书还是非常普通的,烘焙类的,饮食类的,心灵鸡汤的,教育类的、成功学的不一而足的,后来渐渐的发现一些女作家的书,然后慢慢拓展,开始接触小说、传记、文学类的作品,我心里那个沉睡了多年的庞然大物渐渐的苏醒。
我觉得自己体内的一个灵魂在苏醒。
我感到自己对于喜欢的东西的一种向往,文字开始对我有十足的魅力和吸引力,我开始特别喜欢抱着书本的感觉,那是一种放松,一种安全,一种十分享受的感觉,这样的感觉让我有了成就感,有了飘飘欲仙的感觉,让我有了与众不同的斐然感觉,让我觉得我开始出众、脱俗,开始卓尔不群。
我开始不屑于那些普通的平常人生,不屑于那些没人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群,我开始不屑于那种浪费时间、践踏生命的人的表现,我开始珍惜自己的生命,开始抓紧时间去研究学习、去读书积累,去写作码字,去完成一个有一个发自我内心的文章。
我知道我自己幼稚,我才刚刚开始。我与自己的目标岂非天壤之别,但是漫漫人生路,我终于在40岁来临之前找到自己所爱,找到自己倾心努力的事情,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件美差!如果哪天我没读书、没写字我就浑身难受不已,这已经是一种幸运了!在我生命这个时刻,已经有一点生活的阅历积累,已经经历了一个女人的结婚生子养育的过程,我开始发现周围人的生活,开始观察人们,这是一种幸运,一种乐趣,一种此生我有追求的笃定!
加油,一颗快乐的种子,一个心灵向往文字的安定,希望你慢慢来,缓缓来,不急不缓,把一生中,把一天中每一个好的时刻记录下来,感受下来,过一种最美的有价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