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微信上和几个高中同学聊天,都不约而同的谈到时间管理问题。
时间是个奇妙的东西,可以改变很多我们认为不可以改变的东西。
上到大学后,我们每个人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王同学在大学读会计专业,高中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会去打篮球,有次打得太晚了,已快到上晚自习的时间。只好回教室,等班主任检查过后,偷偷溜回宿舍洗澡,路上恰好碰上了正在散步的班主任,身上的汗味深深的出卖了他。挨了一顿老师的全班批评。
回忆起高中的那一段时光,嘴角不免会偶尔扬起微笑。
我问,大一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球技有没有进步,有空我们过两招。电话那边,朋友摇摇头,不瞒你说,在大学的时候,我已好久没有打过球了,完全没有当年投三分的手感了。
大学这一年,感觉自己颓废了好多。每天忙忙碌碌,过着机械重复的生活。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除了上课自外就是在宿舍。在宿舍的时候,总觉得是最美好的时光,没有班主任的督促,自己自由自在的,玩着手机,舒舒服服的。人生除了打球之外,还有很多快乐的事,哥,平时我刷刷抖音,看看上面的小姐姐,漂亮,说话又好听,刷刷微博,看看明星的新闻,有时候一不小心就到了两点多,打打王者荣耀,人生多了几分成就感。
管理学里有这样一个著名的“瓜子理论”:就是人当开始嗑瓜子,就不会停,直到嗑出一堆瓜子壳,这个过程你会很享受,但是除了浪费时间,长胖,其实一点用都没有。
玩手机、刷抖音就是会让人沉溺在娱乐消遣里,而忽略了生活中更重要的东西,甚至还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想毁掉一个人,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到:
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明年我要好好学习了,打算考过英语四级,和初级会计,你看怎么样。
我说,年轻人,有想法去做就好了。
可每当我看到周围的一些人每天早起读书、向发了疯似的跑图书馆,跑步锻炼的时候,我的内心就感到一种莫名的焦虑。不是他们太优秀了,而是自己不懂得如何安排时间。当看一本书的时候,看不到一半,就打开手机看看信息。书的内容了解个大概,没有什么的深入的思考,很快就忘记了。有时候自己在脑中计划自己一天要干的事情,然后确习惯性拖延。有时候起晚了,会给自己找个借口:两个小时的时间都不够记完一个单元的单词,或者复习完一个单元的内容。
拖延症,每个人都有。就像写作文一样,当你在开头的时候想了很多,很美好的东西,但迟迟不下笔,就不会写出好的文章。
只有迈出了第一步,才有以后的无限可能。
我认识个学姐,在别人的口中是一个风云人物,不但学习好,每年都拿奖学金 ,而且在各种社团活动中都能够很好的参与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有时我们羡慕的人的背后,都有你不知的汗水。
偶然的一次活动,我看到了她本子上记录了一天的安排,具体到了分钟。做了的事情打了一个勾,没做的打了个叉。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小细节,不能说明一个人成功的全部。
但对照起来,与我们相比。她掌握了自己的规律,而不是被外在的东西牵着走。
当你在羡慕别人的人生开了挂时,不要忘记别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所留下的每一滴汗水。就是因为这些,才逐渐将他人与你的差距逐渐拉大。
光鲜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所以你根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时间不够。
所以在学习或者工作中,我们想要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首先你得要学会付出,可能是金钱,可能是时间,等等。付出了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付出一定不会有收获。
回想一下我们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你都花在了哪里,不妨拿一个小本子,记录分析自己一天中的时间利用。
意识是时间管理的先决条件。
然后我们为时间管理提供目标和路线,去制定合适自己的方案。
最难的是我们如何做出选择。
当你知道你是如何使用时间的时候,并有了实现目标的行动路线,分析的要素完整了。我们需要做一个彻底的反省,是选择得过且过,选择安于现状,还是跳出舒适区,马上做一些事,为自己的未来着想,去做一些能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事情呢?
有时候,我们对时间管理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容易被时间牵着我们走,陷于被动。
我们要争取主动权,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小技巧:
1要有时间意思
2设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3对时间做出选择
4创造时间
5克服拖延
6摒弃杂念
7用心计划和准备
8确定优先顺序,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9专心致志
10选择有效的途径
时间管理的方法有很多,以上不能保证适用于每一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时间管理方案。
人生那么长,但关键的就那么几步。
人生的每一段时光都是值得我们去珍惜的,愿你在追梦路上,好好规划,认真去行动,美好未来你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