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越久,我们越敏于世事,越字斟句酌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勾勒了解别人与自己的模样。
前阵子发生了一件小事,它让我意识到,事实与情感真的不能两全,得其一已是尽力。
我认为什么都是可以聊的,坦诚的真诚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但是我发觉,我错了。前阵子,我跟两个小姐姐吃饭,席间聊起来是否感受到祖国的关怀,我说不,她说有。她停不下来的讲自己的感受,我在表达自己的立场跟原因。但是在这简短的几句话的来往中,她越来越激动,我感觉到无法沟通的氛围,终止了交谈。这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几天之后,我在另一个姑娘那里听到,当初跟我聊这个问题的姑娘觉得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让步,过于较真,让她很不开心。我反思了自己,发现我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考量标准。我看重内容,她看重情感。她在乎的是我有没有让她,我考虑的是这个问题有没有讲清楚。
赞同其实是最容易的寒暄,“对的对的,挺好的。”这类标准用语大家早已烂熟于心,使用这些词语,不用费心思考,不会产生分歧,不会出现矛盾,自然是最划算的。但是这样的沟通又是毫无意义的,可能它能够带来感情上的互动,这个咱们后面再谈。我在饭桌上能够跟她讲这些,大概是我认为她是能够沟通的一个人,是不需要采用“对对好好”的,如此结果,看来我是看错了人的。站在她的角度考虑,我没有顺着她,没有照顾她的情绪,确实会让她不开心,可当我按照这样的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依然没办法让她开心,大家是朋友,为什么一定是我要让着顺着呢。
我把这件事情反复翻看,继而审视平日同别人的交流往来。发现我不怎么喜爱的老师,竟然在这一点上保持了一位老师应有的水准。她确实有自己的局限性,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所有人都有。她清楚话要怎么说会让别人舒服,但真正说出来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她的情绪,这也是她不成熟的地方。身处这个位置,没道理也没习惯让自己不舒服,有什么不顺心,当时也就发出去了。她最是知道别人那里疼,攻击力不可谓不高。但是,我发现,不论是谁,她都会直接指出这个人不好的地方,当然,这都是混杂在大堆说教中的东西,能不能听到且能不能听进去就要看听的人自己了。她指出的点其实是我们日常中互相能够感知,但是都采取了包容习惯的东西,比如说话含混不清,讲话语气生硬之类很影响形象的问题。我回过头细想她跟我说的话,我明白她当时采取那样的语气是因为什么,抛开语气只看内容,她其实说的有对的的,所以才能戳中我。
思虑这些后,我反复告诫自己,要听得进去话,听得懂别人真实的表达。我会留神往常我认为可以好好沟通的人的逆鳞,他们是否身处情绪不自知,可以正常沟通还是应当及时停止照顾情绪,两者只能选其一。别说等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好好沟通的话,日子这么珍贵,我不想浪费了。日常的信息获取渠道已经很封闭了,我只看到了我想看到甚至是别人想让我看到的东西,如果有人能够好好说话,那真是不可多得的幸事。
往后余生,别无所求,惟愿有一人能与我好好讲话,再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