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后来的我们》,剧中的一句话令人唏嘘不已:我为什么死也要活在北京,因为在我们的遥江镇,一眼就能看到未来 。
感慨之余,也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曾观某课,课堂精彩,师生对答如流,且学生的回答往往超出预期,老师的课堂设计还没到那个环节,那种结果,但学生一回答就点到主旨,且振振有词。整节课突然就没了悬念,一眼看到了未来,给我一种感觉,好像是学生陪着老师玩。
我总觉得这样的课堂是蛮有遗憾的,因为它缺少一种未知的期待,一种灵感的激发。
每一节课都是崭新的,充满了许许多多未知的期待,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心里都有一份等待开启的激情或灵感。这种感觉在课堂上展现出来,有的是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生涩曲折,老师引导费力而紧张,学生在表达上往往还是词不达意,若隐若现,但这种过程的磨合却是真实而可看的;有的或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愉悦,老师在课堂进程中因为巧妙的预设或者灵感的突然迸发,学生终于明白,如醍醐灌顶,终不负课堂所期;还有的甚至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共情共鸣,这源于教师对学情和课堂的充分把握,源于教师强大的应变能力,也是内隐的素养。
这些感觉都令人回味,也令观课者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