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首届教育局长高峰论坛将于11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办。其亮点一:主题设置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论坛主题聚焦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好,就得深入基层倾听、思群众所想。“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老师的付出,怎样让老师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作最大努力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562人,占36.11%。随着出生人口下降,生源结构逐步呈倒金字塔走向,以及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增大的趋势,现在农村师生流向城镇,从一方面来说,是城市化进程加速出现的必然选择。但过去是教师短缺,现在是教师满编,教师年龄结构严重失重,存在老龄化,学校学生少了,农村教师随之出现一些新特征。
现在农村学校教师工资低,教学压力大,家长支持度不高。有的农村学校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学校要交的表册又多,老师的课又多。就拿某个农村学校来说,校还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占80%,得照顾留守儿童,虽然学生人数少,但老师们的相应课程不少,午间管理、晚间管理以及延课接近20节,老师们是早出晚归,老师们是身心疲惫,幸福指数逐渐下降,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有些背道而驰,急需改变。
关注农村教师队伍,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一是加强农村小学教师优秀人才的及时补充。二是多开展些体育活动,促使教师们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三是午间管理、晚间管理、以及延课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老师们可以发挥自身特长,轮流教学。四是老师实行弹性上下班。五是职称制度改革,向农村地区倾斜,照顾农村年长的教师评职难的问题。六是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七是发挥心理健康咨询室的作用,做好后疫情时期师生心理疏导。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政治觉悟。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强化教师的“立德”意识,以此促进“树人”工作。加强思政课的建设。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参与校外收费补课等违规行为。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加强各级各类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强化教师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服务水平。集中培训、管理培训、骨干培训、课题培训、信息技术培训为契机,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师资培训。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与进修,鼓励教师自主研修。注重业务学习和知识修养。积极研读关于自己学科的业务书籍,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提升综合素养。
团结协作共成长。发挥领导的引领作用,校级领导深入年级,推门听课。中层干部联系班级,积极发挥教务处业务优势,深入课堂,及时指导工作,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引领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新老教师同研修,共进步。青年教师要勇挑教学重担,多学习、思考,多交流、请教,迅速成长为教育教学骨干力量。青年教师要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反哺老年教师,帮助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运用技能。最终实现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上得到提高,老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上逐渐娴熟的目标,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农村教育现状问题随着国家的发展正在不断解决,在对农村学生进行关心和帮助的同时,同样也要关心农村教师们的生活和成长。一个学校的建立和维持离不开教师人群,而教师们的精神状态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班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有效的关注教师的生存环境和心理发展状况,才能更有助于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保证,从而达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