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土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咪蒙的话题讨论,我看了。咪蒙一直都很火,这是肯定的。并不会因为一个突然的话题而变得和以往不一样,她的读者群是庞大的。
公众号中,咪蒙是营销最好的。她的成名作《致贱人》曾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但这些,并不能阻止她获得更多的关注。我偶尔也看她的文章,只是极其无聊的情况下。她的文章,属于快餐类,常以标题党的形式存在。至于内容,迎合着大多数年轻人的心理。年轻人贫穷,无产,无婚姻,无爱情,这些常被制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题。
作为消遣,咪蒙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需要精致阅读,咪蒙显然不够。在看了其人的简历后,才发现他本人曾写出过不少值得称赞的文章。而如今,这些由团队运作出来的营销性的所谓文章都如同嚼蜡。
当然,咪蒙很好的抚慰了年轻人的抱怨。给予了这个糟糕夜晚一点亮光,可那全是假象。我们需要一个粗糙的世界,来承接所有的不够精致。如果,我们选择一个灵魂,它落魄,不够俊美,我们不会在意它的灵魂。多希望灵魂包裹在华美的外衣里,不再受嘲笑。
心灵鸡汤,从来都不缺少市场。有失意,便有得意。多少的灵魂需要抚慰,多少的现实需要照亮。可我们,希望黑夜不要揭开赤裸裸的现实,因为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衣冠楚楚时的模样。
在无人的夜里,我躲在被窝里。有温暖,有孤单,也会有些欣慰。不论何时何地,都有人送来给我的问候。我想,我不会变成我曾经厌恶过的人。这样的假设,谁又能预知。我带着理想的期盼,盼望着它能够实现。
转眼之间,我已经度过了好多个生日,人生路途中各种选择。当然,说这句话时,我的生日已经过去了好久。时光荏苒,一年又一年的我,重复着过去和徘徊。有时,我也不自觉的想要逃避。逃避喧嚣,逃避一切的可能。
越是艰难,就越是艰难。我的心情,不会反复。只会没有起伏,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我看着周围的变化,俨然局外人一般。我把自己舍弃了,扔弃在荒郊野岭中。也体会着,自然如此接近。我聆听山崖下的鸟鸣,沐浴溪流中的激荡。这方圆几里中,只有我。
不必找,没有标准的答案告诉我。我应该可以尝试着,给自己一个局限。不再天马行空的游荡,偏安一隅。做一个迎接朝阳的人,呼吸新鲜的空气,和每一个认识的人问候。
那些消遣,譬如咪蒙的文章。都代表着我们的喧嚣,我们的浮夸,我们的落寞。可是,我们不需要这些,想要摒弃。但是又无法摆脱它们,它们在我们的日常里占据着,像失守的城池。我们看着硝烟,残垣断壁的破落。才知道,那是家园,是想要守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