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知道犯错的“后果”,只会惧怕惩罚;
孩子知道犯错的“因果”,
才能学习自律。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你家孩子比较粗心,常常丢三落四,像是学校布置的作业经常忘记带,牛奶没喝完却没有放回冰箱等,该怎么跟他沟通呢?
常见的说法:
“牛奶没喝完为什么又没放回冰箱?!”
更好的说法:
“喝过的牛奶不放回冰箱的话会坏掉的!”
?•为什么要这样说
谁的童年不闯祸?孩子年纪小,犯错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在犯错之后怎样教导。
责骂只会让孩子知道这件事的“后果”,也就是老师或者家长很生气,会有相应的惩罚;
而解释错误行为的“因果”,也就是告知孩子,这件事在客观上会造成什么影响,他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从而学习如何自律。
以“喝过的牛奶乱扔”为例,很多父母的直觉反应是指责:“喝过的牛奶为什么又没放回冰箱?!”这种说法只会让孩子知道,“我没把牛奶放回去,会让爸妈很生气”,甚至会觉得父母脾气很差。
不过即便如此,小孩子总归是只知道“我会被骂”,而不是真的理解这件事“错在了哪里”。
而更好的说法是告知孩子,他的行为在客观上会造成什么后果,也就是重点讲清楚这件事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种说法,就可以让孩子知道“不是爸妈脾气不好,而是客观上你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损失”,如此一来,就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去做选择。
美国的两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和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的研究发现:
比起责骂孩子,告知孩子客观的事实会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用责骂的方式,是在用“恐惧感”驱动孩子改变自己。
一开始可能会有点用处,但是孩子害怕久了,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就是叛逆;
二是过度在意别人的感受,也就是自卑和敏感。
显然这都不是最理想的结果。
退一步说,就算孩子的心态没有失衡,可是因为师长的逼迫他才愿意改变和成长,那师长不在身边的时候,他就很容易丧失自我管理的能力。
很多孩子离开家去外地上学,生活突然之间就完全崩盘,就是因为爸妈过去管得太多、太细、太严,一旦没人管理,生活就会像脱缰烈马,彻底失控。
相反,如果你告知孩子,他的选择在客观上会带来什么结果,那么要不要改变就是孩子自己的决定。
理论上,他可以做出任何选择,但同样也要承担相对应的代价,这样他就不只是在听你教训,更是在学习如何自律,学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经过这样的过程学到的道理,才真正是他自己的。
就算将来身边没有父母师长的监督,他的生活也不会失序。
当然,以这种方式施以教导,孩子并不是每次都会做出让你满意的选择。但我们要了解,“自律”是需要练习的。
虽然他有时候会选错,但只要他能从中学到经验教训,就会慢慢学会自我管理,从而变得成熟。
+•延伸思考
这样的沟通技巧,不只可以应用在孩子身上,在成年人身上也很管用。
因为很多成年人也是有点孩子气的。
例如,在职场上,直接责骂下属“你怎么又迟到了,这个月第几次了”就很容易让他有“主管又在找我麻烦了”的情绪。
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你一迟到,老板早上找不到人,就要其他同事帮你顶上,甚至可能会害他们被骂,你有考虑过他们有多委屈吗?”
让他明白他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影响,他就知道不是你在找碴,也就更容易引导他主动去解决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