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教师——学习力的修炼与超越》打卡第14天

读刘祥老师第四章第一节《不放弃任何一个机缘》。

【D13导读】9.15第四章第一节(99-105)

1.书中的“树”有什么特别含义?

2.刘老师参加民间性质的学术交流活动时如何挑选培训活动?

3.在主动性外出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型教师有哪些收获?

4.你是如何看待教学中的难题的?

5.如何将他人变成压力和动力?

一、书中的“树“有什么特别含义?

刘祥老师说,如果我们在旷野中跋涉,视线当中出现一棵树,这棵树跟我有关吗?

刘老师认为这棵树注定会跟我们有关,因为你看到他,它也看到你,它与你之间形成了一种机缘。它可以为你遮风避雨,你可以为树修剪枝杈、培土固根。

千万不要小看这偶遇的树,它可能是诗人笔端的春风桃李,画家墨间的丹桂腊梅,庄子闻说大椿,陶令心头的绿柳,它能给那么多高尚灵魂能带来带来滋养,同样也能为我们的生命平添一份明媚或者温暖。

生活或者工作中的每一个他者,都是我们生命中偶遇的一棵树。它都会成为我们的机缘,有可能成为我们生命能量的外部元素,还有可能是我们生命中可遇而不可求的“扫地僧”

金庸小说里的《天龙八部》如果不是萧远山和慕容博大闹少林寺,谁都想不到其报不了扫地僧是绝顶高手,他的武功既非天生,也不是偷袭,而是出于出众的悟性,持之以恒的品性,甘于平淡的习性。

我们的工作圈中有没有“扫地僧”之类的卓越大师们呢?圈子如果足够大,就一定会有。很多人认为身边没有高人,没有风景。或者说,人们只看到一个世俗价值的框架,只看到显性的成绩,没有看到潜在的力量,“有眼不识金镶玉”成为常态。

如果我们自己是一棵树,一棵挺拔的树,或者是一棵瘦小的树,我们会用鄙夷的目光对待茁壮的树吗?我们要认识到,树跟我们是共同成长的,它在风雨来袭时为我们遮风避雨,长得如此茁壮,一定有它独特生存之道。总之,这棵树是值得我们珍惜和交往的。

学习型教师应该始终以树的形象站在其他树的身旁,向其他树潜心学习。当学习型能够以虔敬之心审视他人时,就会发现每个人都各具特色,纵使未必能够引之为师,却也有可取之处,万一碰到“扫地僧”,还可以让他来潜心点拨我们的技艺,锤炼我们的品格。这就拥有了生命中那个“重要他人”。对待“树”的态度,检验的便是学习型教师的学习力。

二、刘老师参加培一年培训活动时是如何挑选?

他说他乐意参加一些民间性质的学术交流活动。

从内容上看,他偏好与选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且以实践为主的活动。

从方式上看,他偏好于选择互动式活动,至少是主讲人能够经常走下讲台走进听众的培训。

从人员挑选上看,他偏好与长期扎根基础教育课堂一线教师。

从“风景”上看,偏好于活动营造出那种群体性“激活”之后的兴奋甚至幸福。

对于学习型教师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爱可选择想要参加活动和想要观赏的“风景”,只要确实有于自身的成长,有利于为生命开辟更多的窗。

我自己这两年暑假参加了两个活动,去年参加了张文质老师组织的“教育行走”活动,开启了300天写作,今年参加了新网师组织的定西暑假学习活动,学习刘祥老师的“教育写作”,这两个活动让我对教育写作兴趣更浓厚,而且还认识了一群爱学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彼此帮助,共同进步。

三、学习型教师在主动外出学习过程中可以收获哪些方面?

其一,接触新理论,了解新方法,

其二,感知新高度,确定新目标,

其三,形成新思考,体验新文化,

其次,发现新机缘,获取新动力。

自己主动外出,容易遇到“尺码相同的人”。你和他人之前是彼此独立的树,因为外出共同参加活动,彼此相遇,形成机缘,这样生活中又多了一份关注、激励动力,你同样也充当他人的关注者、激励者和动力源。

的确如此,我每次外出学习回来,指的是那种自己主动选择的那种学习,不是迫于外在压力的那种,我都觉得动力,满血复活,身上很多机能被激发出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可以保持好的状态读书学习,逐渐朝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迈进。

四、你是如何看待教学中的难题?

刘祥老师说,在育人和教学方面永远有探究不完的难题,这些难题还会伴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衍生出众多的新变体。我们日常教学中,发现难题很容易,解决难题很难。

学习型教师是要全面提升自己学习力,就要利用好难题这块磨破石,不断磨砺自己的思维,保持锐利的品质,绝不能畏惧难题,逃避难题。缺乏科研态度时,难题就是麻烦,就是绊脚石,拥有科研态度时,难题就是机遇,就是登云梯。

名医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他钻研过太多疑难杂症,能够医疗别人无法治疗甚至发现不了病症。学习型教师也是这样,在众多难题深入研究中,建立起超越超越寻常见识力、行动力和教育力。

比如说,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很容易碰到的难题就是高中学生,特别是理科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如果学生本身的阅读素养比较缺乏,就会对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没有兴趣。理科班的学生很多都喜欢刷题,喜欢听干货,在审美鉴赏方面兴趣不大,我们就得想办法去能够提升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要让他们看到学语文的价值,语文也可以提分。要不然他们就觉得是学习语文性价比不高,是靠天吃饭的科目。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难题,比如用微课堂小讲师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上台来讲题,讲思路。

五、如何将他人变成动力和压力?

刘老师认为,“我”之外皆为他人,他人中能够成为生命中的“贵人”是少数,绝大多数甚至是同事。

比如说同事取得好成绩,那学习型教师应该是要应该主动深入研究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最好观摩他的教学视频,从其整体架构和细节处理多方面汲取养分。还能够在不影响该同事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和他进行交流多方面汲取养分。

现实中也会碰到一小肚鸡肠的管理者或者同事,你做出成绩视而不见,出现瑕疵就各种诋毁打压你。最好的方法换一个环境,但是一般人不能做到,只能退而求其次,视之为为无物,一门心思强大自身,强大到与他隔了数台阶之后,他就无法伤害到你。

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也是一种双向的成全。如果这学生非常乐学善思,他给你找聊聊天,跟你谈困惑,这些学生也可以成为你专业发展的动力和压力。

有人地方就有江湖,有的地方也会有成长。你的成长,归根到底就是自己的事情。端正好自己心态,迎候各种各样的人,接纳鲜花,接受其批评,这一切都不过是生命的点缀。

非常任何“你的成长,归根到底就是自己的事情”这句话,现在我也是在看书写作思考,也许成不了名师,对评职称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但每天都很充实、快乐。就算课题也没申请成功,也不会沮丧,每天也很多问题值得我研究,不管申请不申请得下来,我想研究就开始着手研究。我不会因为外界评价动摇自己学习的心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买菜也买花的采采老师。本来是一个普普通通、平淡无奇的语文教师,却喜欢操校长、主任般的闲心。...
    采采老师ywjs阅读 22评论 0 2
  • 云破虹出,梦逐光痕(十) ——南菁高中青年教师成长之感悟 1.依托名师工程培养 ...
    临泽县第一中学程晓玲阅读 14评论 0 0
  • 淬炼抗战精神砥砺为民初心 近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嘉奖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77183a17bb6f阅读 24评论 0 0
  • 你好,我是小熙,欢迎打开我的日复盘 每天给自己20分钟复盘时间,重新察审视自己一下吧。总是忙着低头砍树,记得抽空磨...
    和小熙一起变好阅读 16评论 0 0
  • 葛晓静工作日志9.16 我们的学习已经进入了二单元识字单元,有三篇课文《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第一...
    蜕变之战阅读 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