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同,所以有矛盾。这个不同可以指性别、年龄、阶级、观念、目的等。而和解,则是对不同的接纳。
现在网络上有一个流行的观点:爱自己,与自己和解。
在我的理解中,这里的与自己和解指的是不拧巴,不内耗自己,不强己所难,顺其自然就好,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路,好像还真想不出太内耗自己的事,虽然有一点犟劲,但也不会太为难自己,所以也没什么记忆犹新的故事可讲。恰好今天看完了《许三观卖血记》,可以聊聊许三观的和解之路。
在我看来,许三观一生重要的和解与三个人有关。儿子许一乐、妻子徐玉兰、自己。
许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是许玉兰在婚内与初恋何小勇的孩子,即使许玉兰可能是被强迫的,但无论是现在还是当时,对于看重血缘的中国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血缘不只是生物学上的DNA,更是一条纽带,一种传承,连接着一代又一代,一个家庭又一个家庭。更何况在许三观看来,自己是当了乌龟,街坊四邻也会以此为取笑。所以许三观在得知真相后才会对许一乐的血脉充满芥蒂,才会有一些直伤人心的区别对待。
但对血缘的看重并不代表着只此不可,血缘之上的是日益生长亲情,这份无血缘的亲情从抱起襁褓中哇哇大哭的婴儿时开始生长,逐渐融入血肉。所以许三观才会那么矛盾,在爱与不爱之间反复横跳,也引起书友的态度变化,这是矛盾的磨合过程。
后面随着意外的发生,矛盾的升级,不管是选择为医药费买单,或是继续抚养一乐,还是让一乐去给何小勇叫魂,都是他对一乐的逐渐接受,最后选择带一乐去吃面条,当一乐的亲爹,这说明他与自古以来传宗接代的血缘和解了。
其次就是许玉兰,从许三观的立场看,许玉兰算是出轨,是许三观心中的一根刺。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玉兰被批为妓女,从许三观对许玉兰的体贴照顾中,我看到了许三观态度的大转变和夫妻俩的温情。在家庭批斗中,许三观为了不让三个儿子唾弃自己的母亲,主动坦白自己的出轨一事,并告诉儿子们此事算是扯平,这是许三观与传统忠贞观、与面子的和解。
许三观一卖了11次血,娶妻、闯祸、出轨、渡荒、前途、治病,但都事出有因且是为了家庭。卖血已经成了他渡过难关的法宝,他认为这是天赐的礼物。当他第12次打算为了再吃一次炒猪肝,喝一次黄酒而去卖血时,却因为垂垂老矣而被血头拒绝,再也无法卖血的事实使他失神痛哭起来。
他是为失去抗风险能力而哭、为根植于心的家庭责任而哭、为害怕失去自我价值而哭。最后是许玉兰安慰了他,带他去重温了胜利饭店的炒猪肝和黄酒,并告诉他如今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了,给了他安全感,消除了不能卖血的不安,最后的笑容意味着他卸下了长期压于肩上的家庭重担,这是他与自己的和解。
我们在生活中肯定也会或多或少碰上让自己苦恼的事,虽然卖血不能帮我们渡过难关,但是如许三观一般的坚韧与善良可以。许三观走完自己的大半生才完成了跟自己的和解,所以如果现在你还没能与生活中的痛苦和解,与自己和解,不妨多给自己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