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学学了形式美法则,老师就让你作出一个对比统一 节奏韵律 对称与均衡 这样的形式的一些作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然而应用到室内设计当中,如何运用形式美法则建构起来才是一个具有美感的空间,也是一头雾水,最终还是走回按照感觉的方法去进行设计。形式美的知识就抛到了一边,因此无法应用起来,该怎么办呢?
关于形式美法则,看了一恒老师的视频,我对形式美法则有了更具体的一点理解。
形式美法则是一个工具。普通人做设计会有各种想法,比如做一个椅子,会把功能点、人体工学想到,这些点子最终作出一个产品设计方案,结果一看:丑。因此此刻形式美法则就是一个工具,解决美感不足的问题。就像病人医院进入医院检查一样,进入了「美感诊室」,医生会看看,病人身体是否满足以下指标:主次与虚实、对称与均衡、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
看了这个凳子,四平八稳,单调乏味,并不存在主次虚实,但是形式决定了这个凳子只能这样的构造,那么为了让凳子恢复主次与务实,只能在材料与色彩上下功夫,材料上形成了座板和靠背用木材,凳脚用塑料,至于空间当中,米黄色木板至于纯白的空间就跳脱了出来,形成了主,椅脚与白墙形成了次并且融合进空间。因此医生把主次与虚实给恢复了,目的是为了打破无聊与沉闷。
对称与均衡,医生发现,椅子里面有很多功能,如左边扶手的按键,是为了调整椅子的高低的,还有右边没有扶手只有一个放东西的台阶,因此左右并不对称,但是功能上决定了两者无法均衡,现在医生为了让椅子恢复正常只能通过以椅子为中心点,通过调整两者的视觉重量达到均衡,现在左边用的是银色金属,显得很轻但是比右边台阶小,右边台阶大用的是黑色金属,现在医生的做法是,把左边体积较小的扶手,换成颜色比较重的颜色,右边换成比较轻的颜色,这样达到了视觉上的平衡。但是医生强调椅子的主是座板靠背部分,因此,不能喧宾夺主,因此这两者的用的是灰色调的颜色,虽然让左右均衡了,但是仍然没有抢走主体的焦点地位。
医生接着再以正常美的指标对比椅子。发现椅子存在疏密对比,靠背是梳的,椅脚是梳的,存在了明显的对比,但是椅脚是方的,靠背的竖条是圆的,并且是曲线型的,两者存在三次对比,但是没有共性的部分,因此医生觉得需要找到具有共性的部分,形成统一调和对比,从而达到有变化有趣又能够和谐。
最终经过美感诊室的医生的「治疗」,普通设计师的椅子得到了拯救。
这就是有想法的设计师和懂形式美法则并且有想法的设计师做出来产品的思路区别——是否拥有美感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