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个伟人说过,人的一生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且顺序不可颠倒,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的关系。活了这么些年头,好像一样都没做好。
从小时候开始,妈妈就一直在教我,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他人,多在意别人的情绪。所以慢慢地,就养成了讲话也总想着自己能帮到别人点什么的习惯。别人跟我讲什么心事,问题,总是想着看能不能帮他人解决这个事情,或者说看自己多多少少能不能帮点什么。后来才发现,有时候,别人并不需要你的帮助,更有甚者,只会觉得你的有些话都是多余的。
刚进大学的时候,跟一个室友关系不错。经常出去玩,平时也都形影不离。本着对好朋友的心态总是跟她说什么怎么做对她比较好。一开始倒还好,人家觉得你这么对我用心,也就愿意跟你说很多小心思。
后来,她有了男朋友,也是经常说起两个人闹别扭了该怎么办,吵架了怎么和好之类的话。我就很是热心的说着自己的想法,想着怎样让她跟男朋友好好相处。结果每次我说了一通她都是爱听不听的,然后我也都不敢说很多了。
有一次,可能是那天她心情特不好,又跟男朋友吵架后就一脸阴郁。我就一直问她怎么了,等她讲完前因后果以后我就说让她不要太计较,结果甩来一句我的事不要你管。当场懵了的我,觉得心瞬间拔凉拔凉的。那会儿突然好像知道了,其实别人的生活跟你无关,哪怕是再亲近的人,也有不需要你去时候。
其实也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的小情绪我自己知道,你的小心思你自己也能解决。可是从小开始的那种习惯性却让我开始怀疑两个人之间到底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的感情。作为朋友,是不是真的不需要太在意你的每一份情绪。
最近日子里,朋友圈各种高情商文章风波,各个名家作者都讲着关于如何做到高情商而让人觉得相处舒服的方式。其实相处没那么难。又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何谓高情商,更不会每个人都懂得如何做到。
我很喜欢张德芬老师的一本书,叫《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可以说是一本教你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蓝图。
很多所谓的情绪,其实不过是因为你对他人的期待而导致的。就像我对那个室友,我总觉得因为我对你好了,那我就可以介入你的生活,我也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然后每件事都想为她做点什么,其实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得到一种被需要感,总而言之,是我对你好之后期望你给我想要的反应罢了。可生活,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你又怎么能做到去解决别人的事。
说来说去,你的处事风格就是你对自己情绪的态度。有些人失恋后各种不甘心,那是对于自己情绪的失控,感觉自己做的没有得到回报,最后还被抛弃了的委屈心理。你去想想感情里,你的付出是不是真心,他的回应是不是真心,两个人度过的日子是不是每一天都没有遗憾,如果是这样,那这段感情实在走不下去了又做什么留恋呢。也许你会觉得这是绝情,但我觉得,这可以说是对自我的情绪处理得当。
所以,你没必要想着去做多高情商的人,这不能算是目标,只能说,当你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高情商表现都是你已经拥有的。
另外,你也没必要想着自己总能为自己亲近的人多做点什么,你的介入有时候只会让他们更烦恼。而你想得到的回应只不过是在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
前几日跟男朋友吵架,起因很普通的一件小事,他心情不好,我安慰他结果他还是没有情绪好转。然后我就觉得他态度不好,好像自己不被在乎,开始胡思乱想地似乎天都要塌了一样。后来静下心想想,发现不过是那种被需要的情绪在作祟,感觉好像明明你说过最爱我,结果我的话都不能影响你的心情,肯定是自己不重要了。女孩子经常都是因为这样才会开始作,然后吵架生气闹情绪。其实说白了,如果你能处理自己的情绪,能自己满足自己的安全感,就不会那么容易让感情变得有裂痕。
总之,想做一个高情商的人,要懂得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想与人相处舒服,要懂得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想有一个好的感情,要懂得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