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词
项梅侣学正〔名达〕与余为总角交,恂恂温雅,正如公瑾醇醪。丙戌成进士,以知县即用。君请于朝,愿就学正本班铨补。舍花封之烂漫,甘槐市之萧条,亦可想其襟怀之冲淡矣。长于制义,尤精算学,闲作小词,极细意熨贴。记其《祝英台近·悼亡》词一阕云:“恼蜂情,慵蝶意,春色又如许。愁立苍苔,花影乱深坞,如花人已天涯,花开依旧,争忍见翠围红舞?漫延伫,犹记双袖凭阑,冷香上诗句。能几番游,风月竟抛去,只除梦里归来,梦醒何处?重帘外断烟零雨。”清思婉转,逼真白石遗音矣。
〔试注〕
1、项梅侣学正:项名达(1789-1850),原名万准,字梅侣,又字步来,清仁和(今杭州)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为举人,考授国子监学正。道光六年(1826)进士。授知县,不就,归主杭州紫阳书院讲席。精通算学,力求融会中西,推见本原,洞明变化,见解有独到之处。道光五年著《勾股六术》1卷,后附《弧三角和较算例》。二十三年又著《三角和较术》1卷、《开诸乘方捷术》1卷、《象数一元》6卷(即《象数原始》,附《算律管新术》)。合刻为《下庵算术》,又撰《椭圆求周术》1卷。与陈杰、戴煦过往甚密。晚年专意研究平三角、弧三角,有创见。病危时,《象数一元》未全部完稿,嘱戴煦整理。煦为之校算增订,增附《椭圆求周术》,共7卷。刻板付印未完工,毁于咸丰十年(1860)战火,今存《下庵算术》。
2、学正:①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
②地方学校学官。宋元路、州、县学及书院设学正;明清州学设学正,掌教育所属生员。
3、总角交:童年相交的好友。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琢堂名 韞玉 ,字执如 , 琢堂其号也,与余为总角交。”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城北杨君 ,非与君为总角交乎?” 叶圣陶《城中·前途》:“私念新任警察厅长田君 ,与吾兄为总角交;履新伊始,厅中职员当有更动。”参见“ 总角 ”。
4、恂恂:①温顺恭谨貌。《论语·乡党》:“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陆德明释文:“恂恂,温恭之貌。”《汉书·李广苏建传赞》:“ 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辞。” 宋·司马光《石昌言哀辞》:“ 昌言为人纯素忠谨,望之儼然,以律度自居,即之恂恂温厚。” 清·刘大櫆《赠大夫闵公传》:“值公事,则恂恂随诸兄后,未尝敢越次儳言。”《痛史》第七回:“ 宗仁虽也是个武弁,他却恂恂有儒者之风。”
②犹循循。善于诱导貌。《后汉书·郭太传》:“逊言危行,终亨时晦,恂恂善导,使士慕成名。”《宋书·礼志一》:“ 孔子恂恂,道化洙泗 ; 孟軻皇皇,诲诱无倦。” 清 钱泳《履园丛话·耆旧·响泉观察》:“后为东林书院山长,善诱恂恂,培养后进。”
③戒惧貌。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视其缶,则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5、公瑾醇醪:出自《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初瑜见友於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江表传曰: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6、花封:封建时代赐给贵妇人的封诰。清 蒋士铨《冬青树·遇婢》:“花封谁念皇宣贵,长门 空洒怀乡泪。”清 李渔《奈何天·妒遣》:“便做道顾纲常,不致夺花封,只怕你掛虚衔,也要略减些儿俸。”
7、槐市:汉武帝设立太学后,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至成帝时,人数已达数千之众。众多太学生聚集一地,扩大了对书籍的需求,于是,在太学旁形成了包括买卖书籍在内的综合性贸易集市“槐市”。槐市位于长安城东南,因其地多槐树而得名。集市每半月一次,文士在此交流学术思想,互通有无,对当时的官方教育起了积极的作用。更始元年(23),太学在战乱中解散,槐市随之消失。
《三辅黄图》对“槐市”有如下的记载:“王莽作宰衡时,建弟子舍万区……为博士舍三十区。东为常满仓,仓之北为槐市,列槐树数百行为隧,无墙屋,诸生塑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雍容揖让,侃侃訚訚,或论议槐下。”
南朝·梁元帝《皇太子讲学碑》:“转金路而下辟雍,晬玉裕而经槐市。”唐·武元衡《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诗:“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挹盛名。”宋·苏轼《次韵徐积》:“但见中年隐槐市,岂知平日赋兰臺。”
8、白石:姜夔(1154-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祖籍饶州德兴,后迁鄱阳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