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麦场

慕念念喜欢下雨天,透过昏昏暗暗的雨幕,不论这一刻身在何处,车子里、屋子里、哪怕是一把小小的雨伞下,都能感受片刻的安宁,任汹涌的情思到处流淌,伤怀的不用堵,开心的不放大,遗憾的不纠结,雨珠连接这天地,但雨幕下的一方属于自己。

36岁,不老不小,不上不下的年纪,要去的地方还很远,心底最想做的事还没开始,心头默念一声遗憾,却无可奈何,每个人都有梦想,可首先要活下去不是,生活的过程,欲念滋长的厉害,想要的更多,渐渐的偏离了原来的计划轨道,这班人生的列车要开向何方,终于何处,无人知晓,那便渐行渐远渐无梦了,可若是这仅有一次的人生这般碌碌忙忙却不是自己想要的,难免心疼,不愿寄希望于来生,那就把荒唐在流浪的梦想找回,利用狭小的时段写些独独属于自己的心境文字吧。

思绪飘回故乡,恍惚间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小村庄,有个八九岁年龄的丫头,又黑又瘦,站在尘土飞扬的大路边。

正值麦收的季节,可惜自动化的收麦机还没普及到这落后的村庄,家家户户用镰刀一搂一搂割下的麦秆,成拢的摊铺在田野里,再被年壮的男人拉到早就碾的平整的场里,大型机械化没有,但四轮拖拉机还是有的,坠上一轮大石磙,现成的“压路机”,碾压在早就被夏日太阳暴晒了几天的麦秆麦穗麦粒上,这厢三方便分了家,麦秆被挑出来码成垛,平时是孩子们的舞台,暴风雨突袭的农人可暂时躲避的港湾,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是农家人的燃料,总要吃饭,一代又一代的祖先传下来便是铁锅土灶,却能做出最原始的美味,若不信,离家多年,吃过的美味不计其数,为何想念的依然是妈妈的味道,因为,大抵胃帮你记住了故乡里妈妈做的饭。剩下来的混合小麦在大风时顺风一扬,胖胖的麦粒和麦壳便分道扬镳了,可这道简单的扬场工序也是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没有东风借的时候分离不出,地势低的时候风不来,最重要的是慕念念曾因为父亲和母亲在扬场的时候吵架时殃及了池鱼而被揍。

收麦的季节,没有机械化帮忙的农活劳动力实在太强大了,拔了两口饭的父亲常常因为突然起风暴雨来临的景象而飞奔麦田,也曾夜宿场里尽心尽力的守着一年的口粮,更多的时候吃饭喝水都是在地里解决的。大人们会在这个季节买来一箱一箱平时舍不得买方便面,汽水饮料皮蛋充饥,但相当一部分却进了孩子们的肚皮,日子实在太清贫了,如今认为的垃圾食品,却是孩子们顶好的零食。

太阳焦作的几个午后,麦粒终身炙烤的脆干,到了可以灌袋的时刻。夕阳西下,金乌幻成红点,坠在西边一排排的杨树梢上,大人们的呼唤声此起彼伏,开始张罗着麦地里拾麦穗的孩子们到晒场里撑口袋,一大一小的组合最是高效,小小的人也能把口袋圆圆地撑开,大人用簸箕来回的灌麦子,不一会儿,一排排扎好的麦袋在麦场逐队排开,像打了胜仗的卫兵,挺着圆鼓鼓的大肚子,笑眯眯地等待着将军的检阅。

父亲母亲大声盘算着不同麦种和肥料的亩产重量,计划着明年的秋种,劳碌了一天,尘土满面,连衣服鞋子都是灰蒙蒙的,火红的夕阳,映在暴晒二十天左右人们古铜色的脸上,顾不上擦的汗水一道道滚落,那脸,倒像是刚出炉滴着油水的烤鸭!辛苦吗?是的!喜悦吗?是的!满足吗?是的!收获的哪里是麦子,是一家人未来一年的口粮,是孩子们的学费,更是农人们的精神寄托!

夜幕低垂,麦场的麦子悉数被转运入仓,晚饭后,伴着轰隆隆的雷声,滴星霹雳吧啦的砸下来,路上不再有为了抢收慌不择路的奔跑声,田野的麦场安静的只有虫鸣和雨声,父亲母亲也都沉沉的睡去,仔细听,还有阵阵的鼾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赏析)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读睿希颖瑶的《麦穗黄了》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师著...
    江南铁鹰阅读 6,582评论 4 2
  • 当布谷鸟的第一声鸣叫盘旋在村子上空,乡村五月的空气里便会氤氲沸腾起一阵阵麦香。和着沁人心脾的麦香,乡亲们也迎来了一...
    云上的听者阅读 3,437评论 0 0
  • 我到了如今年纪,常会做起那个梦。 呵!太阳毒辣辣的,麦秋到了,该收麦子了! 收麦子是集体劳动,我们一大家人全体总动...
    我这头老牛阅读 3,081评论 3 3
  • 似乎刚过完春节不久,竟然已经开始收割小麦了。在我的概念里,收完麦子这一年已经又过完了一半。工作缘故,不能回...
    杨子老师阅读 4,223评论 7 4
  • 文•萧山 我是生活在农村的农村娃,印象里农村娃的童年是很有意思的。 那个时候虽然玩具很少,可我们还是能找到各种各样...
    仲李健萧山书屋阅读 4,83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