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信息充斥、节奏加快,我们的内心却愈发迷茫与焦虑。
言语是含混的,热点是肤浅的,目标是模糊的,行动是拖沓的,生活是混乱的。面对这一切,无论是职场竞争、学习探索还是日常生活,拥有「清晰的力量」都至关重要。
清晰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态度。清晰是一种「内在秩序」,它能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实现目标。
清晰并不等同于简单。它是对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深入理解,然后对其进行机构化。清晰的思维并不拒绝复杂性,而是梳理其关键脉络,去除冗余信息,让事情变得有条理。
以下将从七个方面探讨清晰的本质、障碍及培养方法,带你发现这种改变人生的力量。
认知清晰,不混沌
清晰认知的源头是厘清一个个概念,即明确事物准确且必要的定义。
比如,什么是认知?什么是清晰?
认知是指我们获得知识、理解信息并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进行思考、推理、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清晰就是清楚、明晰,容易理解和分辨。
生活中,面对一个我们不甚了解的事物,小到诸如上述有关认知清晰的词义,大到解决一项复杂的工程技术难题,我们总是更倾向于「凭感觉」去做出判断与选择,因为这样对于大脑来说,是耗能最低、最省事的方案。
不求甚解带来了模糊的概念,模糊概念堆积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脑海中一片混沌的汪洋。什么都说不清、道不明,如浆糊一般。
在《超越感觉》中有个观点,凡事不要凭借模糊的感觉判断,要寻找清晰的证据。这其实就是在强调不断学习之于消除混沌认知的重要性。
当你学会了「元认知」,就知道该怎样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思维过程;当你学会了「刻意练习」,就明白该怎样不断拉伸舒适区边缘而精进;当你学会了「运动改造大脑」,就清楚了怎样科学锻炼从而健身又健脑。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混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混沌」。认知越清晰,就越能为工作、学习、生活驱散混沌的迷雾,赢得明朗的环境。
思考清晰,不肤浅
清晰的思考是有效行动的基石。在《思考的真相》中,作者将日常生活中的思考精简成了四个基础要素:定义、分类、比较、因果。
思考的核心是概念,每个概念都需要定义得足够清楚,然后那些概念之间,可能需要分类,可能需要比较,可能构成因果。
当我们面对问题或任务时,往往会一股脑儿地把不同的东西杂乱无章地搅和在一起,而思路清晰者则会体现出观察和思考的有序性。
结构化思维是清晰思考的体现。它让你快速分解复杂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在工作中,可以应用著名的金字塔原理:先结论,后论据,再展开细节。也可以尝试问题拆解法:将大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问题,逐一攻克。
英国畅销哲普天王巴吉尼在《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十二条关键原则》一书中给出了许多建议,你不妨尝试一下:
集中注意力;质疑一切,包括你的质疑本身;推敲每一个步骤;遵循事实;使用准确的语言;兼容并蓄,全面思考;学些心理学;捕捉重点;培养自知之明;独立思考,但不要独自思考;把万物联系起来;永不放弃。
清晰的思考会引发我们在每一个平凡时刻的选择,而这些选择累积起来,就会爆发出惊人的不平凡的力量,或者说,就构成了我们所谓的命运本身。
清晰而深刻的思考,帮助我们潜入知识深海,不流于表面、不随波逐流,真正解决问题。
目标清晰,不迷茫
清晰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我们集中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最重要的事,避免偏离方向。坚定地向正确的目标进发,是战胜迷茫最好的方法。
在《生活失焦迷茫拖延,如何找回缺失的目标感》中我总结过,所谓的目标感就是:能把无序的意图,转变成合理的目标(寻找意义);能将有限的资源,倾注向重要的目标(权衡取舍);能让具体的行动,支持到清晰的目标(知行合一)。
在工作中,没有清晰的目标,很容易陷入无头苍蝇一般的忙碌。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清晰的目标设定和合理的优先级划分是高效工作的基础。
首先,明确你的职业目标,这不仅是你努力的方向,也是激励你前进的动力。其次,学会区分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用四象限法则(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不紧急)来安排日常事务。
例如,你可以将「完成季度报告」列为重要且紧急的任务,而「浏览社交媒体」则属于不重要不紧急的任务。通过这种方式,你能够确保自己始终专注于最重要的事项,避免被琐事牵绊。
在生活里,清晰的目标,能帮我们更好地规划人生方向。无论是想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谐的家庭关系还是丰富的精神生活,明确的目标都能帮助我们确定优先事项。
没有目标的人生,可能很多年过去,都是原地踏步。而目标不清晰的人生,甚至兜兜转转之后还走了很多弯路,相比什么都不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反而消耗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目标模糊是混乱的根源。清晰的目标就像一盏灯塔,指引我们不被外界干扰所左右,不迷茫地锐意向前。
行动清晰,不拖延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磨磨蹭蹭,行动迟缓。我们或许会简单粗暴地将其定义为懒,或者是拖延症。
拖延的本质其实不是懒,而是选择模糊,选择模糊必然导致行动不清晰,最终表现出来就是犹犹豫豫、反反复复。
如果心中有很多欲望、脑中有很多头绪,拥有太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容易进入「既想做这又想做那,既可以做这又可以做那」的境地,陷入一种不确定性之中。
而我们天生喜欢确定性,厌恶不确定性。当我们的头脑中有很多模糊的选项,我们会不自觉地选择那个最清晰、最简单、最确定的选项。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行动指令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更有长期价值、但比较费脑费力的选项。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 GTD(Getting Things Done) 来管理任务。
首先是不加判断地把想要做的事全部写下来,目的是清空大脑。
其次是对写下来的任务进行快速筛选,对于那些在两分钟内就能完成的事,直接搞定,防止其长期占用大脑的记忆资源。对于那些不能马上搞定的事,将其定义为项目,进入下一步。
最重要的一步来了,对项目进行认真思考,合理拆分,拆分成清楚的、明确的、具体的、可以立即执行的、有截止日期的一步一步的行动。然后坚定地执行。
清晰的行动就是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众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也就是消除不确定性、建立确定性,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行动力自然就上来了。
表达清晰,不含糊
说到底,认知、目标与思考,都还是发生在自己大脑里的活动。而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定会与周围的人沟通协作。拥有清晰的表达能力,则是沟通协作的有效润滑剂。
我们一定都遇到过这种人,他们说话含糊不明确,兜兜转转半天抓不住重点,绕来绕去你就是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这就是典型的表达不清晰。
在工作中,无论是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与同事交流项目细节还是与客户洽谈业务合作,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和需求都至关重要。例如,在项目会议上,清晰的表达能够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理解项目的目标、任务分配和时间节点,避免因信息传达不准确而导致的误解、重复劳动或延误工期。
在生活里,清晰的沟通是维护和增进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与家人、朋友、伴侣之间的沟通是否清晰顺畅,直接影响着关系的亲疏与和谐程度。例如在家庭中,夫妻之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期望和需求,能够减少矛盾和冲突,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与朋友相处时,真诚而清晰的交流能加深友谊,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
清晰表达的核心是真诚,不要猜,是把对方当做正常人,而不是全知全能就得百分百了解你的「你肚子里的蛔虫」。
最近很火的综艺《再见爱人》里的麦琳,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她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她总是期待别人能越过她混乱的表达直接完全理解她,给自己的枕边人和参加节目的人都营造了一种深深的窒息感。
清晰的表达是一座与他人连接的、路标明确的桥梁,大家都知道往哪走,既可以携手同行,又能避免误入歧途。
情绪清晰,不内耗
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恐惧、压抑、焦虑、愤怒、委屈等等情绪,只是或多或少的区别而已。
面对负面情绪,有的人选择正视它、分析它、解决它,而有的人则选择放任它、夸大它、反刍它直至被它彻底吞噬。
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这样描述人们对待负面情绪的态度: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这极其符合人类不愿意动脑的天性。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动脑,享受幸福也需要动脑平衡各种微妙的关系,而承受痛苦则只需要陷在那里不动。
在《认知觉醒》中,作者说,回避负面情绪并不会使其消失,反而会将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当心里有「蛙声一片」或「午后蝉鸣」般混乱的、横冲直撞的情绪和感受时,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把它们给挖出来,问个明白。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是要公开汇报、见重要的人,还是身体不适?
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是能力不足、准备不充分,是害怕意外发生?
面对逆境,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搞砸了,最坏的结果又是啥?
一层层挖下去,就会发现负面情绪欺软怕硬的本色。更准确地讲,是欺模糊怕清晰的本色。
清晰地直面情绪,能防止自己掉入模糊的陷阱,能防止没有意义的自我咀嚼,能防止害人害己的自我内耗。
生活清晰,不混乱
生活里的方方面面,都是清晰则保证顺畅稳定,模糊则导致混乱不堪。这其中,清晰的财务规划和健康管理尤为重要。
生活中清晰的财务规划直接影响到生活的稳定性。我们要尽量清楚了解收入和支出的真实情况,设定切实具体的储蓄目标,合理规划与控制预算,清楚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
相反地,不清晰的财务思维和习惯不仅会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还会对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包含但不限于:收支失衡,储蓄不足;盲目投资,损失严重;债务负担沉重;无法实现财务目标;财务信息混乱导致决策失误;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缺乏风险意识,未来难以保障等等。
除了物质财富,身体健康,作为我们「革命的本钱」更不能模糊,要重视、要清晰。
清晰的健康目标能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和心理的良好状态。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自身清晰的健康规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坚持适度运动,结合个人目标(如减脂、增肌、增强心肺功能等)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真实状况并采取调整措施。
明确哪些习惯有益健康(如规律饮水、戒烟限酒等)并持之以恒。制定规律的作息计划,坚持早睡早起。创建一个能够支持健康的生活环境,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卫生等。
作为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地基,清晰的财务规划和健康管理,能够保障我们有充沛的精力、从容的心态来应对人生的种种挑战,不至于让生活陷入一地鸡毛、鸡飞狗跳。在坚实的地基之上,铸就属于我们的人生大厦。
小结
清晰的能力,是我们在复杂世界中前行的关键。
认知清晰,不混沌;
思考清晰,不肤浅;
目标清晰,不迷茫;
行动清晰,不拖延;
表达清晰,不含糊;
情绪清晰,不内耗;
生活清晰,不混乱。
通过以上七点,我们可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高效和有目的性。
清晰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清晰的力量,点亮我们的每一天。
欢迎您点赞、收藏、转发、评论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不吝点个关注
这将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