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从图书馆拿到《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时,我顿生疑虑:1911年出版的书,100年后翻阅在手,是什么感觉?我心想,此书一定非同小觑,一定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管理密笈。
企业小的时候是靠订单而活的,企业大了的时候,就要靠管理取胜。我想,这个道理大家不难理解。但究其如何管理,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因为管理的好坏与人有关,它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竞争和博弈的环境下,然而人与人之间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素质,他们的能力,还有他们的热情等等,都不一而足。而弗雷德里克.泰勒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并且他坚信:公司与员工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实现了员工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公司的财富最大化,反过来也一样的道理。也就是说,同时满足工人的高工资和公司的低产品工时成本这一目标,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关键在于我们管理者如何地去进行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就其实质而言,包含一定的管理思想,它有四个基本组成要素:第一,形成一门真正的科学;第二,科学地选择工人;第三,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养;第四,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友好地合作。
在书中,泰勒用了大量翔实的事例,虽然看起来枯燥无味,但它科学地证明了“积极性加激励”这种管理模式的可操作性,结果是:在科学的管理制度下,比在普通的管理制度下,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前提下,工人所得的工资比以前增长了63%,而公司花费的平均费用也同时下降了54%。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基于科学地管理,那么就应该让所有管理者参与进来,进行一次科学地、系统地学习,了解科学管理的要义,了解科学管理与传统管理的不同点,只有将这些基本的原理熟记于心,才能从容管理。而且重要的一点必须要求所有管理者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打破世俗的偏见及一切墨守陈规,有勇气与困难和阻力作斗争。不知各位在看这本书时有没有特别关注到一点,那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在推行科学管理制度时,说的一句话:“我打算每天晚上仍从铁路旁的那条小道步行回家,不曾也不准备携带任何武器,他们可以向我开枪,将我打死。”这是何等的气慨,何等的伟大。当我读到这一段时,我被主人公的这种自我牺牲精神所深深折服,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永久的社会财富最大化。有这样的管理者还怕管不好工人吗?难道工人不拥护吗?还会出现“磨洋工”现象吗?还会有“罢工”现象吗?不可能!其次,就是要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其长期地、持续地进行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人,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和人之间也是有很多差异的,性格、习惯、志向、意识形态,有的人愿意无偿付出,有的人则不愿意多干一点,这就造就了人和人的差距。然后对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工人进行系统地培训,使其按最高速度工作的必要性。管理者还有责任,并且有兴趣去发现规律,以代替过时的经验,还要公正无私地教会下面的全部工人以最快捷的办法去完成任务,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当工人都能高效完成交办的任务时,他也得到了他的报酬。久而久之,长此以往,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就建立起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亲密相处,合谐共处,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可能说说比较简单,但要真正做起来,难度肯定会有,我认为管理者自身因素是重中之重,要自觉自发,要有强烈的企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否则,不能很好地带领工人进行科学地生产,科学管理势必很难推进,有可能还会功亏一篑,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