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慵懒的暑假抽身而出,正式开学已两个多星期,新的学校,新的学生,新的任务,一切都是新。就连我们住的小家也是全新的。这让我想起来高三那年阿嘟同学在QQ给我的留言:
我们都是站在新的开始之上的
1.
其实我是个念旧的人,并不是事事都喜欢新的。尤其是身边的人,如今留在身边的朋友多数都是陪伴十年以上的。
收藏很多旧物,恋人朋友送的礼物,学生送的卡片,甚至是他们有意无意间写的留言条,大到贵重物品,小的一张纸,都有可能被我收藏起来。
所以偶尔收拾房间,总是要花很长时间,因为那些物品里有太多记忆,要么陷入回忆里,要么把它拍下来发给同学,勾起朋友们的回忆。
就是这样一个念旧的我,这几年却时常在换。换学生,换学校,甚至换了一座城市工作学习生活。这对从前的我而言,简直无法想象。虽然很小的时候梦想当个女强人,在大都市里驰骋风云。(成年后安于现状,发现当个小女人挺好的(눈_눈))
如今也习惯了这样的更换,也能从此得到一点乐趣。还好,身边陪伴我的人一直没有变。
既然如此,那就让,一切如新。
自我探索,事事躬亲并不是什么好品质,也不是好习惯。
2.
年轻教师的“灾难”在于,每逢开学总要被听课,但年轻教师的福音也在于被听课。
陆续被两个主任“推门听课”,前两天去找他们俩评课。
黄主任给人很亲切的感觉,她在表扬我的基本功的同时给我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她的建议简单易懂接地气,不像教科院教授那样只是将理论条条框框地搬出来,实行起来并非易事。黄主任是从美国学习回来的,将资本主义的先进观念带回学校,且结合国内教育的大环境做了些许改善。她跟我说话没有居高临下,反而有慈母般的关切感。以至于一度有冲动想要给她一个拥抱,感谢她真诚的评价与建议!
李主任是数学老师,然而在听完他的点评之后,我发现,他对语文以及语文教学也非常有想法。甚至给出了教授语文课的小点子。
他们都跟我说,你还年轻,年轻就是你的优势。要积极去请教老教师,他们都很乐意分享自己的经验。
然而这就是我的最大缺点所在吧。读书时代就不爱主动找老师同学讨论问题,遇到难题都是思索自己把它解开,抑或置之不理。也不愿意去“麻烦”别人。
是的,我把这样的行为成为麻烦。从来都是个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所以常常给自己添麻烦。
知道这些年才体会到,要学会请教别人,要学会把任务分配下去,不要事事躬亲。
这忙忙碌碌的生活,却没有给自己更多的动力。而是,一旦可以停下休息,总能给自己借口,多玩一会手机,多睡一个懒觉,能不动的时候只想躺着。
还有很多书未看,该练的字也没有好好练,该进行的学习与复习也迟迟未开始。
目前最需要做的是,用最快的速度让工作进入正规。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最好还能抽出时间,适当运动,健康生活。(虽然这很难(ง •̀_•́)ง)
不要兵荒马乱的迷茫,只要勇往直前的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