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每年年初踌躇满志地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吗?“我要每天早睡早起”“我要坚持学英语”“我要减肥成功”“我要读完50本书”……到现在实现了多少呢?
为什么Flag总是立了倒,倒了再立,而我们却因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而困在原地?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那不妨一起来读读这本《65种微习惯》。
本书作者古川武士,毕业于日本关西大学。他是日本知名的习惯养成导师,著有《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如何戒掉坏习惯》等。他还创办了习惯培训学校,提出“0负担”自我管理法则,致力于帮助年轻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打造品质生活。
这是一本助力好习惯养成的指南书,作者不仅从科学理论角度剖析了难以改变习惯的原因,而且从行为、思维、情绪和环境四个角度给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找到内心真正想做的事、调节消极情绪和战胜拖延症。接下来和大家分享战胜拖延症的一些方法。
设定“例外规则”,减轻压力
完美主义者经常会极端地认为“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则还不如不做”,但生活中难免会有很多突发情况会影响行动。所以如果一直抱着这种想法,那么人就很容易产生无力感、挫败感,时间久了就想放弃。那么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提前设定好“例外规则”,减轻心理压力,才能更好地将好习惯坚持下去。
学会化繁为简,逐一突破
有时候造成拖延的原因是工作内容复杂,耗费的时间太长,所以心理上本能地就想逃避。那么我们可以从内容和时间两个维度来降低难度,只要先迈出第一步,后续步骤就能进一步推进了。
首先把时间分段,以15分钟为一个单位。作者认为15分钟是一个让人心理上觉得比较容易完成的时间长度,这样可以避免以没有时间为由而无限拖延。而且设定了时间后,人就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做起事来也比较高效。当完成后还会感受到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绪会让人主动延续下去,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把工作内容细分成多个小任务,并列出可视化清单,完成一项划掉一项。当划掉已完成的任务时,成就感和喜悦感会提高积极性,促使我们不断向前。
在做了可视化清单之后,还有不少人当看到要做这么多事才能完成最终任务时,依旧感到压力。这时我们可以切换到聚焦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正在进行的事情上,而不要时刻关注未完成的部分。
保持新鲜感,激活大脑
作者提到养成习惯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的生活,相反我们可以利用倒推“热情递减规则”提高积极性。所谓“热情递减规则”,就是指无论我们做什么事,刚开始都会有新鲜感,但熟悉之后大脑就会变得倦怠。
因此我们可以适度改变计划或目标,让大脑保持新鲜感。以学英语为例,我们可以改变计划,如“把动画片和电影当作教材”“把手机的显示语言改成英语”。也可以设定一个富有干劲得目标,如“参加英文演讲比赛”“创作英文小说”。
寻找合适的环境
作者认为,要想改变自己,还需要改变外部环境,包括场所和交往的人。
有时特定的场所会让人产生一定的紧张感,从而提高干劲和效率。有的人在家学习总处于懒散状态,但在图书馆就能集中注意力;有的人在家写不出文章,反而在嘈杂的咖啡厅能够激发想象力。当你工作或学习不顺时,不妨换个地方试试。
另一方面,与优秀的人同行将会是改变人生的契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和优秀的人交往过程中,我们的行为、思维和情绪等方面都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我们自身的能力会不断的提升。
停止情绪内耗,保持积极心态
当我们面对复杂的、不擅长的、不喜欢的事情时,很容易被消极情绪打倒。这时停止情绪内耗最重要,不要有抵触和抱怨。
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奖励,降低行动难度,比如早起后喝杯咖啡,加班后泡泡澡等。我们还可以通过注重仪式感来调动积极性,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比如一套好看又昂贵的运动服能让人保持运动习惯,一套齐全又豪华的绘画工具能让作者积极地学习绘画技巧。
也许这些方法看似普通,但能让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以平和的心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结尾
奥维德曾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生活中,一些微小的习惯,看似不经意,实则力量无穷。它们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却有着滴水穿石般的力量。
威廉詹姆斯也曾说:“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好习惯能成就一个人,而坏习惯足以毁掉一个人。人生就好似一场好习惯与坏习惯的拉锯战。愿你我都能取得胜利,与优秀的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