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知人善用:选人
变招为抢
随着时代发展,资本和人才的博弈正在剧烈地向人才倾斜。用资本像购买生产资料一样去招人,变得越来越困难。怎么办?第一,管理者要转变心态,变招为抢;第二,管理者要转变方法,不断创新。
那种“万事俱备,之欠人才”的心态,就像晚上吃大闸蟹,醋和姜丝都已准备好,就差螃蟹一样。
套娃现象
一种因为不安去感和追求容易沟通,而产生的一种管理者倾向找不如自己的下属,从而导致组织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走向衰落的现象。从道德的角度要求管理者是不够的,要从理性上解决管理者的安全感问题、监督机制的问题和CEO自身的问题,才能将套娃现象降到最少。
很多管理者的安全感都建立在“我必须是整个部门最优秀的”基础上。这就导致从选人阶段开始,管理者会阻止更优秀的员工加入。越平庸的管理者,越是如此,这就是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态度决定一切
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西方主流企业界建议管理者:“We hire for attitude,and train for skills."也就是说,雇用态度好的人,培养他们的能力。
想干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灰飞烟灭都要干”,能干的最高境界是“把对手干到灰飞烟灭”。
拒绝“面霸”
选人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面试。要避免首因效应、光环效应、近因效应、过滤掉面试技巧100分、实际能力50分的“面霸”。依靠岗位说明书,而不是自己的主观感觉;依靠严谨的面试流程,而不是领导拍脑袋;依靠受过训练的面试官,而不是貌似阅人无数的老板。
聪明的应聘者会在可能的情况下,想尽办法让自己正好被排在最后一个。
面试公关
公司要慎重对待每一个面试被拒的人,他被你拒绝,不代表他不是人才。拒绝应聘者不能造成负面情绪,一定要有面必答、尽量委婉、期待未来、统一措辞。否则可能会造成“今天对我爱搭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起”的局面。每次面试,都是一次企业形象的对外公关。
面试官被应聘者放鸽子的沮丧感受,其实与应聘者回去等公司消息,结果再也没消息的感受一样。
知人善用:育人
蘑菇定律
“蘑菇”指的是年轻的基层新员工,他们往往能力不强,自视很高。管理者培养他们的方法是:第一,做务实的事情;第二,给足够的培训,比如管理培训生计划。
真正懂战略的人,都不敢随便指点江山,因为他知道每个看似愚蠢的决定背后,都是无数复杂的平衡。
师徒制
就是所谓的“穿帮带”。在过去,师徒制的核心是传授。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师徒制,核心是帮扶和带领,是一种帮助员工尽快融入企业的育人方式。运用师徒制,要注意:第一,严格设计制度;第二,师傅培训上岗。
老板希望和员工做无话不说的朋友,但他身上的“管理之刺”、对员工的赏罚权力,一定会让员工有很多话不会对他说。
情绪管理
就是针对员工发展的四个情境:热心的生手、憧憬幻灭的学习者,能干谨慎的执行者、独立自主的完成者,分别使用指令、教练、支持和授权的管理方法。大多数管理者以使用支持而自豪,但真正高效的管理者会看情况,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培养员工,达成绩效。
管理的难处在于没有放四海而皆准的法门,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每个人,甚至对每个人的人不同情境,管理手段都可能不同。
鲶鱼效应
是一种用危机、竞争、假想敌的方式,激活团队士气、培养人才的管理方法。寻找鲶鱼有三个方法:中途聘用、内部提拔、红蓝两军。中途聘用时, 要注意度,避免”招来女婿,气跑儿子“。
外部的商业世界,变化巨大,竞争激烈。管理者一定要适度地把外部竞争引入内部。比如在战略上,有目的地树立对手;在考核上,有秩序地制造竞争;在人员上,有节奏地吐故纳新。
贝尼斯定理
员工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工作是消费,培训是投资。贝尔斯说:员工培训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投资。管理者可以考虑用“7-2-1模型”,有效地投资员工,获取更大的企业收益。
让员工越来越值钱。不把员工当成-消费品,试着把他们当成投资品。工作是消费,培训是投资。
知人善用:用人
不值得定律
认为一件事不值得做,就不会做好。管理者要让员工觉得一件事情值得做,应当说明意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讲清道理,这么做如何有助于最终的业绩;鼓励自发,和员工一起策划、共同决策。
最差的管理者,只告诉员工做什么;好一些的管理者,教会员工怎么做;最好的管理者,会告诉员工为何做。
懒蚂蚁效应
企业里通常有一群人,懒于杂务,但勤于动脑。管理者要善用这群人,他们在关键时刻会发挥重要价值,比如战略领域、研发领域。记住,懒是因为勤奋到没时间。
企业在用人时,既要选择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勤蚂蚁,也要任用运筹帷幄,对大事、大方向保持清晰头脑的懒蚂蚁。不能仅仅强调务实,也不能把勤奋做事等同于务实。
热炉法则
组织中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处罚,这是用人的底线。执行热炉法则,管理者首先要懂得区分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然后遵循四个原则:即时性原则、警告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公平性原则。要用规章制度,把管理者的权力关进笼子里。
在用人时,如果员工违反企业文化,管理者应该批评他;但违反规章制度,管理者必须惩罚他。
拜伦法则
就是授权他人就完全忘掉这回事,决不去干涉。授权的常见错误是授责不授权。想实现拜伦法则,做到合理授权,要注意三点:责权利心法、用人不疑、规避系统性风险。规避系统性风险时,要选对人、明确授权,并让被授权者承担责任。
授权的基本前提是信任。这种拜伦法则式的信任,能极大降低沟通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激发员工士气,达成更高绩效。
波特定律
就是“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盯着别人的错误是天性,因为发现别人的错误,是证明自己聪明最有效的方法。但管理者在用人的时候,必须克服这个天性。怎么做?第一,在企业里培养允许犯错的企业文化,把对员工的批评变为“建议+鼓励”;第二,定义算术错误和高数错误,允许犯创新带来的高数错误,不允许犯粗心带来的算术错误。
管理者过于关注员工的错误,就不会有人勇于尝试。而没有人勇于尝试比犯错还可怕,它使员工故步自封,拘泥于现有的一切,不敢有丝毫的突破和逾越。
知人善用:留人
员工流失率
第一,合理的员工流失率不是坏事,比如1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第二,流失率有好坏之分,20%的优秀员工离职,是坏流失率;10%的末位员工离职,是好流失率。第三,亲自解雇不改进的末位员工,是管理者的成人礼。
好的管理者,不但要懂得招人,也要懂得裁人,甚至是裁掉自己亲手招进来的人。
职业生涯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员工是管理系统中一个精妙的部件;站在员工的角度看,职业是他人生历程中一个精彩的环节。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员工与职业之间的“错配”是普遍现象,其次是要允许员工在公司内部自由迁徙,以减小他去外部寻求机会的动力。具体来说:第一,不要设立”户口制度“;第二,提供多选”职业生涯“;第三,设计严格”流动制度“。
对很多人来说,他们今天正在从事的职业,源自一个又一个冒失的偶然,始终“错配”,它可能并不是自己的最擅长的,更不一定是自己最想要的。
酒与污水定律
是指一小勺污水,可以污染一整桶酒。少量的“污水型“员工,可以传染整个公司。管理者应当给企业安装一个净水器,过滤负能量的、双面的和玩世不恭的人。一个企业一旦有15%的员工是污水型,这个企业就非常危险了。如果没有办法全部清除,污水的比例一定要控制在10%以内,并隔离或限制使用,适时地清除5%最具负能量的员工。
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就都成了污水。
离职面试
就是在员工正式离职前的一次面谈。这次面谈非常重要,它可以帮管理者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还能帮管理者了解公司的问题及自己的缺陷。一个有效的离职面试要注意:第一,留不住人,就留住心;第二,人之将走,其言也真;第三,善于提问,乐于倾听。
离职面试的目的,不是挽回,也不是批评,而是面向未来,建立两人之间的新关系。
前员工俱乐部
是一种完全自发或者半官方参与的离职员工的联盟组织。在互联网时代,公司对员工的终身雇用,员工对公司的单向忠诚,都一去不复返。通过前员工俱乐部建立一种新联盟关系,可以帮助企业:第一,获得传教士;第二,获得大猎头;第三,获得内测员。具体来说,除了不断给前员工俱乐部发布公司的信息外,还可以做三件事:第一,举办各种聚会活动;第二,开放员工推荐奖金;第三,提供自家产品试用。
在互联网时代,公司对员工的终身雇用,员工对公司的单向忠诚,都一去不复返了。
写在最后的话
文章内容均摘抄于作者刘润《五分钟商学院》系列丛书,仅为了本人及有需要的朋友学习而做的摘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