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会学习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对于我们对于学校所学知识点的学习而言,会学习不只是有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更要在日常学习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能找出对应原则进行修改。
(1)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考等,详细展示)
拖延症是我学习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一个,在前几周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拖延症(分为显性拖延和隐性拖延),这也让我意识到隐性拖延无时无刻的出现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比如在想题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的看向我的指甲,看似是在想其实不然。在写这篇报告的时候也出现了这个问题,打开页面开始想但并没有输入任何的内容。
不会提问也让我吃了很多的亏,老师在问到还有什么问题时,我的答案基本上都是没啥问题,但在我做题的时候,问题就全都出来了,这也花费我了我大量的时间去解决导致我的学习效率大大下降。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基于课程知识,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脱离课程知识分析原因,意味着缺少理论支撑)
对我影响最大无非是隐性拖延,看似无害,其实害人不浅。在之前的课上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不要多想直接开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与其“扭扭捏捏”不如“单刀直入”,不要也思考为借口拖延,直接开始,在开始的过程中就可以完成思考。这也是我总结出的第一个原则:在开始某项任务时,不要犹豫,先开始行动,思路自然会有的。
拖延症的另一个重要提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比如老师布置了一道题,我们选择了先玩会手机再开始做。所以我总结出了第二个原则:排除干扰我们的因素,注意监控注意力(比如说把手机静音放远,在跑毛时画正字以警示自己)。
对于提问,除了我日常预习过程中对问题的提问,我发现对老师讲的概念再次提问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一般会采用对定义和对因果提问,并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看我能不能将知识点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复述一遍。通过这个方式就能发现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了,也能知道哪里还有问题,对于老师的那句“哪里还有问题”,就有来解决的办法。于是我总结出了第三个原则:对于课上老师所讲的知识点,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提问(主要从定义和因果方面进行)。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说清楚自己之前的做法和优化后的做法,并说清楚原则检验结果等)
写这篇报告时,便是我对第一个原则的检验,在前几次作业时,我总是打开页面,开始想,想了很久却没有开始,花了很长的时间。但这次我一打开页面,就先输入了问题及作答要求,在输入问题和作答要求时,我也架构好了改报告的内容并想好标题,这样让我在写的过程中更加轻松,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写的比平常快了好多。时间总是宝贵的!
在周六下午我在宿舍里准备完成我的高数作业,这时候显性拖延症就开始发力了,这也是我对我第二个原则的检验,我将手机放在床上电脑关机,将自己的注意力强行集中在高数题上,这样做的原因是让我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这次检验我发现这条原则最关键的点在于集中注意力,倘若能够集中注意力便不会被显性拖延症所烦恼。
对于第三条原则我分别在化学高数和物理课上进行检验,但发现结果并不理想,当我们所学的东西变得更加繁多和复杂的时候,要我们对知识点进行自问自答提问很耽误时间,而且老师有时讲课速度也很快,这就会导致我们无法跟上进度,上一问题还没搞明白下一个也没明白,属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也思考是不是这个原则真的不适合用于学习,但我想了想方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发现我忽虑了课间,上课前和下课后这个时间段,对于这个原则没必要一定要在课上进行,课间和上课前老师都在教室,而那时我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提问,遇到问题也可以及时去询问。
(4)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订?(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前两条原则对我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帮助,很好的缓解了拖延症带来的问题,但他们不仅仅可以应用在学习上,还可以用在平时生活中。比如之前说过要在周二和周四晚上去操场跑步,但总会犹豫,于是我选择直接去没给你自己留任何余地,也顺利的完成了跑步这一任务。在这周五决定去夜爬紫金山,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告诉自己先别着急再想想看看,找找攻略(其实攻略早就看过了),我也选择了之前动身出发并完了这一目标。
对于第三条原则我也进行了修改,修改后如下:
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在课上就进行自问自答,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反馈给老师。若时间不允许,便将该过程一直课后,并在下次上课前询问老师。我在周一的高数课和物理课上进行了检验,对于高数中多元函数隐函数求导变量问题和物理中电容器相关公式推导的问题得以解决,初步检验效果还不错,在接下来一周我将继续检验找出问题不断完善。
改变拖延学会提问,不断完善我们的学习生活
本文为《大学生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作业
作业类型:原则形成报告
指导教师: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