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福气,往往跟他的觉悟有关。
你能修到哪个程度,你就能拥有怎样的觉悟,最后你将可以收获到属于自己的福气。
一个人的福气,并非是“天降”的,而是自己修来的。如果存在天降的福气,那这世界岂不是乱套了吗?
就拿“天掉馅饼”这件事来说,如果上天真的掉馅饼,那它对于人来说,绝对不是福气,而是不幸的开始。因为那么高的地方掉下馅饼,绝对会砸伤很多人。
有道是“命由己造,福自己求。”
命,永远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控。福气,往往需要自己去争取。过分消极的思想要不得,唯有勤勉奋斗,才能换来“天道酬勤”的结果。
在奋斗之前,我们必须要树立一定的观念,那是我们“觉悟”的体现。
为什么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就是因为他知道,唯有做到行动和思想上的统一,人们才能更好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过五十才顿悟,真正命好的人,有这6个觉悟。
01
进德修业,积聚福气。
孔子认为,君子进德修业。
一个人,无论他有着怎样的出身,遇到什么问题,拥有多高的成就,都需要增进自己的德行,专心于自己的事业。
德行,这个词基本很少被人重视。在很多人看来,阴谋诡计才是赚大钱的捷径,德行再高,又有什么作用呢?
一个人的德行,就跟水流一样,终究会滋润自己,也会福泽他人。当你能够推己及人,造福周边人的时候,那你也会心安,福气也将愈发旺盛。
阴谋诡计,虽然有用,但它终究害人害己。德行,虽然不会立刻让人拥有福气,但我们却能心安一生,安稳到老。
02
半君子,半小人。
儒家追求的,便是圆通处事之道——中庸。
何为中庸?那就是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而是走中间路,随机应变,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能力以及德行,造福家庭及身边人。
在为人处世这个方面,我们就需要有“半君子半小人”的智慧。
对此,很多人都会疑惑,不是说进德修业吗?为什么我们还要有“半小人”的智慧呢?
试想,如果我们将善良托付给白眼狼,那我们不就成为老好人,成为分不清是非善恶的绵羊了吗?
做人,要留点锋芒给自己。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这,才是半君子,半小人的核心智慧。
03
半精明,半糊涂。
人生在世,最难做到的,便是“不偏执”。普通人往往偏执,于是乎痛苦一辈子。
就拿“认真”这种态度来说。有些人对啥事儿都特别认真,不会变通转弯,那这样的人就特别容易碰钉子,难以更好地为人处世。
做人,就该半精明,半糊涂。该认真对待的事儿,我们要认真对待。而该糊涂的事儿,我们就不要过分纠结了。试想,为了生活的小事儿而纠结,这有必要吗?
人到五十,千万不要过分偏执,而是要成为“懂变通”的人。
面对大事,要谨慎精明。面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才是处世之道。
04
低调做人,不再显摆。
记得年少之时,自己只要取得了某些成绩,就会在人前显摆一番。有了微信之后,更会整天发朋友圈。
可是,当人历经生活的考验之后,自然就会明白,没必要把生活的一切事儿,都搬到朋友圈当中。为了面子而刻意显摆,根本没有任何的必要。
网络上有句话说得很好,一点破事儿就发朋友圈,这是一种幼稚的不成熟。
其实,做人低调一点,目的是为了活得更加安稳。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做人过分显摆,只会惹来别人的针对以及算计,无端招惹了不必要的麻烦。
收敛自己喜欢炫耀的心性,这往往是幸福的开始。
05
生活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追求面子,这是人类的天性。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为了别人的想法而活,这是大部分人都无法摆脱的桎梏。
我们往往忘了这么一个道理,与其取悦别人,不如取悦自己。与其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不如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活。
比面子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满足。比别人的眼光更重要的,是自己幸福且美好的生活。
人到五十,为了自己而活,把生活的主动权攥在自己手中。这,才是我们的福气。
06
不再好高骛远,而是选择平凡淡然。
周国平曾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30岁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40岁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无法改变生活的现实。
50岁的时候,我们慢慢地接受了平凡人生的事实。
这,看似是生活磨平了我们的棱角,可实际上,这却是一种岁月磨练下的成熟。
当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我们就不要再好高骛远了,也别再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了。有些时候,我们活得淡然潇洒一点,有自己的自知之明,这不就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福气吗?
福气,不在成功里面,也不在未来的某一刻,而在我们当下的手中。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