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刘老师点评
1.心神合一。讲课心神合一,讲完会非常的舒服。需要对课程内容熟悉,案例能进去,与之同在,感受到当事人听众的感受是什么,听到哪个细节有什么感受,以己及彼,讲师和来访者感受差不多。
2.题目抓人。讲课题目可以起的有特色一些,让人一看就知道干嘛,不要有歧义,还能吸引人。
3. 内容要丰富,思路要清晰,课程包块哪几块,每一块怎么讲,要符合逻辑。
4.开场抓心。开场吸引听众很重要,越是讲座类型的课,越需要吸引人,跟对象受众有很大的关系。讲座最大程度的调动,沙龙好一些,工作坊调动的没有那么多。
6.细节具体。课程精进的话要把具体可操作的点讲清楚,具体细节要下功夫。可以讲具体的问话,怎么问呀?怎么探讨意见?怎么找到在乎的点?放手怎么放,会遇到什么状况,遇到状况怎么处理?怎么在对话中呈现尊重、放手。跟实操连在一些,自身的感受才会更深。
7.语言、表情富于变化。课程想更出彩,语音语调要有变化,要想跟大多数讲师区分开来,要更接地气,像聊天,语气生活化,有意识的去修炼,修完在讲课中呈现,往前精进一步。吃点饭,赶快写作业去,生活中怎么说:赶紧吃饭去,吃完去写作业。表情也要富于变化,生动活泼,该笑笑,该翻白眼翻白眼,浑身都是戏,有气场。
8.立场辩证。大多数讲课会传递这样的理念:如果按照我说的,孩子就好了,一般讲课讲到这一步就完了,往前再走一步就超越了很多的人。再辩证一下,从绝对到不绝对,讲的不那么权威,不那么绝对,会让人更信服。你这样做了,孩子有可能还是会这样,但是我相信大多数孩子都会有所改变,这样专业度更高,更让人信服。
9.课件精美。课件还是要认真准备,一个制作精美的课件会是课堂效果的催化剂。
10.现场共情。要一边讲,一遍共情,当然我们也是为孩子好,心是好的,这一点是难得的,肯定听众背后想更好的心。这样的话可能会怎么样?可能会难以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时候再说出来,要怎么样?先看到努力,行为背后的正向面,重新建构他们的行为,以往这样做结果是啥,怎么才能好,所以要怎么样?更符合听众心理变化的规律,不是直接教育,而是启发引导式的讲课,这样会带给听众更多的希望感、力量感。
11.代入反转。体验式学习,体验感受,加入专业性问话,这样问,对方的反应是什么?如果回答不知道,怎么回应?有了学习秘籍,有能记住的点。总结一些经典的话,会记住,遇到问题会用,会有变化。既深入又浅出,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