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们为什么要净化心灵?
妙用合妙光,妙相种种生。
为天为地狱,做佛做众生。
妙用是真心与六根六识六境和合的产物,是外部世界与真心的相互作用。
真心生起妙用时,就有种种化现,这些化现,便构成了你对世界的认知,便是妙相。
真心生起妙用,便是佛国;妄心生起妙用,便是轮回。
你感知到一个怎样的世界,实际上取决于你的心。净心即是佛,染心即是众生。染净本为一体,真心与妄心也是一体,仅仅看你忆持哪种状态。
假若你能保任真心这种状态,你就能成为心灵的主人,而不是外部世界的奴隶,更不是随波逐流的木偶。
品尝到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无垢无净的本元心的那个瞬间,你就会感到一种彻彻底底的释怀,一种无边无际的融合,仿佛什么都不值得放在心上,仿佛什么也不需要计较。这就是放下,真正的放下,就是找不到需要放下的东西,找不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用敏锐的觉知来观照整个世界,体验但不陷入,品味但不纠结,随缘任运地行事做人。
“为天为地狱,做佛做众生”,其实都是这颗心。净心做佛,染心做众生。染心离不了净心,净心离不了染心。染净本为一体,波动者为妄心,波宁者为真心。
5、每个当下的安住便是离苦得乐
迷则随染缘,现为众生界。
悟则随净缘,涅槃由此生。
随缘而升沉,心体无增减。
化妙用之源,觉性之明分。
明分达于外,化为心之用。
众生,指的是有情世界的一切成员,这些成员有一个共同特征,是有情,都会“成住坏空”,即经历诞生、留驻、坏损、消亡四个阶段,这意味着它们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当你开悟之后,只要随着化现出净境的因缘,专注于当下,安住于净境之中,一步一步稳固你的明空觉性,一天一天远离心的染污,最终便可由悟明空之心而证得涅槃。
假若不能安住于净境之中,保任那颗清静的心,你的境界便会随着因缘而升降。你是否能生活得宁静、安然,是否能感受到快乐与自在,取决于你的境界。归根究底,还是在于你的心是否清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戒,它能让你远离污染源,在趋向法界大善精神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反之,如果你离善趋恶,心就会污染堕落。
无论净化还是染污,无论你的境界是上升还是下降,真心的本体都是不增不减的。这是真理,也是一种巨大的希望和平等。
心为妙用之源,整个世间的妙用都是心化现的,其中包括了觉性中的“空分”和“明分”。心性的明分达于外,作用于外境,通过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达于外时,就化现为心的妙用。所以说,你有什么心,便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想要到达彼岸、净土,你先要把自己的心灵变成彼岸、净土。怎么变?认知真心,保任真心,让真心生起妙用。
“警觉”便是真心之用的一种。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以真心为体,警觉为用。
比如,写作的时候,将诸相融入空性,也就是心无旁驽,只用那份警觉观照你的写作。当你训练有素时,妙文就会从你的心灵里喷出来。
绘画的时候,用那份真心和警觉观照绘画,就可能有神来之笔。
无论做什么事情,那份警觉都不要丢失,不要陷入无记和昏沉。
当你认知到真心,并将对这份认知融入生命的本能,也即打成一片时,心中便不再妄念纷飞了,只有一份明白、快乐、光明。那个时候,没有时间空间,没有一切的分别心,你的心里只有寂静喜悦与一片朗然。
前一份放松坦然的湛然空寂归于空,后一份昭昭不昧的警觉归于明。二者不分,而行双运,同时发生作用。无论做任何事,皆明空不二,安住空性,用那份警觉专注于所缘之境。
6、说说圣者的活着
圣者的明和空是不分的,明中有空,空中有明,明也是空,空也是明。
喝茶的时候,进入空性状态,用那“明”去品尝茶味,别的都不要管。
别人发怒的时候,用那份“明”去体会他,觉察他。
空性的本体无摇无动,“明”则随缘应事。久久习之,便能打成一片,证得胜果,便会俱足佛的三身五智(关于三身五智,在总序中有过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对五智的理解可以证得明空之心的开车为喻:
你手握方向盘,心融于空性,明白这个世界都是虚幻的,不要去执著它。明白它是没有自性的,是因缘聚合的,是瞬息万变的,这是法界体性智的妙用;
你守住明空之心开车时,心如明镜,所有的景物都朗然映于心中,心却如如不动,这是大圆境智的妙用;
你明白世界是平等的,没有你和我的区别,没有二元对立,这是平等性智的妙用;
虽然不离明空,心无旁驽,但你仍然会成功地将车开到目的地,这便是成所作智的妙用;
你的心时时警觉,时刻注意往来的车辆,避免发生车祸,这便是妙观察智的妙用。
在应对万事万物的时候,你都可以用那份警觉去观察和体会。
观察就是看看自己心中的那份警觉是否如法,是否能够应对外物而不为它牵引。
体会则是让自己的生命融入这份觉悟,品味它,不要丢掉这份觉悟。
你就这样进入空寂和妙察,警觉、专注、体会、放松,让自己行住坐卧都融入这种觉性光明,让自己的一生都融入这种觉性光明,你就离苦得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