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篇是孔子劝人们放下自己的傲慢心。
想要放下傲慢心,就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永葆空杯心,善于向他人请教。
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向没有知识的人请教。
这听起来有点荒唐,但仔细想来,无论多么有才能的人,也只是一方面或者几个方面比别人强,绝不会各个方面都比别人精通。
比如,一个大学里的物理学教授,虽然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可能比较高,但若是他跟一位农民比种庄稼,他不一定能胜出。
因此,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也要看到自己的边界和局限,多向身边的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我。
假若我们自高自大,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就无法汲取别人的思想和智慧;只有永远保持空杯的心态,就意味着把身边每一个人当成学习的对象,从他们身上获取智慧。
二、永葆宽大的胸怀,与人为善。
遇到对自己好的人,我们大多能做到友善的对待他们。但如果遇到触犯我们的人,我们还能对他们有慈悲心吗?
孔子的学生颜回就能做到。别人冒犯了他,他也不计较;自己立了功,他也不邀功;人家对他不好,他也能以礼相待。
颜回的境界是真高啊,难怪孔子最看好他。一个人只有内心富足,才能有如此的慈悲心。面对他人的诽谤,刁难,倒也还能守住自己的初心。
人生是一场修行,放下贪嗔痴,也许就放下了傲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