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公子蛮的禁忌之恋
姬萦是春秋时期郑穆公姬兰最宠爱的妃子的女儿,她的童年笼罩在父亲对正妻的专宠阴影中,更因低微的出身在宫中饱受冷遇。公子蛮是姬萦同父异母的兄长,两位青年在宫殿角落相遇。公子蛮将一件绣着豹子纹样的太子礼服轻轻披在她肩上,开始了他们的不伦之恋。公子蛮教姬萦射箭时故意让她贴近学习,姬萦在公子蛮狩猎归来时总会为他备好醒酒汤。
前620年春,郑国太庙祭祀时,姬萦故意打翻醴酒,借机跪在公子蛮案前,这是他们首次肌肤相触的定情时刻。三年间,公子蛮的佩剑从“龙渊”换成姬萦赠予的“棠溪”,而姬萦的寝殿中多出几套太子礼服。然而在“妖星现于角宿”之夜,公子蛮突发急症离奇去世,郑国国人认为这是姬萦的房中术所引起。
二、 远嫁陈国的美好婚姻
为平息舆论,前617年郑穆公将姬萦远嫁陈国大夫夏御叔,一则巩固郑陈联盟,二则掩盖丑闻,姬萦自此被称为夏姬。在前往陈国的车队中,夏姬随身携带三件公子蛮的信物:棠溪宝剑、半枚龙纹玉环及两人合写的《淇奥》竹简。
夏御叔是陈宣公之孙,出身贵族,掌管陈国兵权。他虽知夏姬婚前风评不佳,却仍为其美貌倾倒。即便夏姬嫁入不足十月便生下儿子夏徵舒,他也未深究其子血统,选择以宠溺掩盖猜忌。
夏御叔与夏姬的婚姻初期,陈国尚算太平。夏御叔将家族采邑设于株林 (今河南柘城),夏姬在此操持家业,生儿育女。她处事谨慎严守妇德,一度被陈人视为贤妇,夏徵舒在父母庇护下健康成长。陈国大夫孔宁、仪行父等权臣对夏姬的绝色垂涎,但因畏惧夏御叔的兵权不敢妄动。
三、株林的君臣乱情岁月
夏徵舒十二岁时(前605年),正值壮年的夏御叔由于常年奔波军务突患重病身亡,坊间传说夏姬以“采阳补阴”致丈夫早亡。夏姬携子隐居株林,孔宁、仪行父趁虚而入前往株林探访。孔宁以贿赂侍女为突破口成为其首位情人,仪行父则以“赠衣”为饵夺爱于孔宁。陈灵公本性好色,在孔宁怂恿下微服私访株林,竟与夏姬公然私通。三人用夏姬赠予的贴身衣物碧罗襦在朝堂嬉戏,泄冶大夫伏地痛陈君臣失德,陈灵公却让孔宁和仪行父将他杀害。当泄冶的血染红丹墀时,满朝文武竟有人击节称赏。
夏徵舒成年后,陈灵公为笼络夏姬,任命他为陈国司马(掌兵权)。由于夏徵舒相貌酷似公子蛮,一次酒宴中陈灵公戏言:“徵舒眉眼倒像你仪行父年轻时的模样!”仪行父笑答:“主公当年也常在夏姬房中盘桓。”夏徵舒气得眉眼倒竖。前598年,夏徵舒埋伏于株林自家马厩,射杀来与夏姬相会的陈灵公。陈灵公听见身后箭矢破空的锐响,哀嚎淹没在马匹的嘶鸣里。陈灵公去世后,夏徵舒自立为君,孔宁、仪行父逃亡楚国,太子妫午(陈灵公之子)奔晋。
四、与楚国老将的黄昏之恋
前599年深秋,楚国以“讨逆”为名攻陈,陈国贵族开城降楚,楚国立前太子妫午为陈国君主。楚军铁骑踏破了株林,夏姬如一片凋零的花瓣,被连同陈国的青铜礼器、玉帛车马一同押往楚地,而夏徵舒则被车裂处死。
楚庄王立于丹墀之上,望着阶下跪伏的女子,她鬓发如墨,眉眼似远山含烟。楚王欲纳其为妃,却被申公巫臣以“此女克死三夫君,不祥”劝阻。夏姬的命运再次被抛向深渊——她被赐予老将连尹襄老,成为楚宫权贵的谈资。
襄老的府邸春日花开如火,夏姬却只看得到枝桠间的蛛网。这位征战半生的老将,不过是在她裙裾间寻找片刻欢愉的又一个牺牲品。两年后,晋楚邲之战的烽火吞没了襄老的性命。他的儿子黑要未及收敛父亲遗体,便闯入夏姬的闺阁将庶母据为己有。楚宫权贵对此嗤之以鼻,却无人敢于指责。
五、私奔晋国后的贵妇生活
后来在楚王的核准下,夏姬返回郑国帮战死在郑国附近的丈夫连伊襄老收尸,就此留在了老家郑国。前589年申公巫臣以出使齐国为名,绕道郑都看望夏姬。他将原本献给齐侯的国礼白璧、玉琮装入檀木箱笼,转赠夏姬作为订婚聘礼。两人在郑国的驿站馆舍中定下终身,夏姬成为了申公巫臣的夫人。次日,巫臣递上辞官表章,带着夏姬策马北去,私奔逃亡到了晋国。晋景公知晓巫臣作为楚国旧臣,熟悉楚国国情和弱点,其价值远超一名普通降臣,当即封其为邢大夫(采邑在今河北邢台),给予政治庇护。夏姬则以“郑穆公之女”和巫臣家族成员的身份活动于晋国上流社会。
而楚国朝堂却雷霆震怒—一楚庄王派兵抄没巫臣全族,黑要的家宅亦被付之一炬。巫臣为了对楚国复仇,在晋国推进了“联吴疲楚”的战略。他向晋景公进言:“吴国若得中原战法,楚必疲于奔命。”公元前584年,晋国派遣巫臣率三十辆战车(约两千人)出使吴国,实则是军事援助任务。巫臣亲自教授吴人车战战术,更将中原的治国方略传播开来。原本偏安一隅、不懂车战的吴国迅速崛起,成为楚国背后的一把利刃。吴国连年攻伐楚地属国,楚国令尹子重(即公子婴齐)在十年间被迫频繁调动军队应对吴国袭扰,最终“疲于奔命而死”,楚国在南北两线的压力下逐渐衰落。
六、显贵的后代与诗评
夏姬与巫臣在晋国生有一女,她长大后晋国贤臣羊舌肸本欲娶她,却因担忧“夏姬家族的诅咒”而犹豫。后来晋平公强令他们完婚,夏姬家族与晋国贵族羊舌氏结为了亲家。夏姬的女儿生下儿子羊舌食我,羊舌食我后来卷入晋国内乱,羊舌氏家族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逐渐失势。
夏徵舒的曾孙夏啮是陈国大夫,前519年吴国与楚国爆发鸡父之战,夏啮作为陈国将领参战。此役中吴国公子光(阖闾)率军击败楚陈联军,夏啮被俘。夏徵舒的五世孙夏区夫在陈国末期担任大夫,被盗贼所杀,后来陈国被楚国吞并家族逐渐迁往楚地。夏徵舒的后裔夏御寇战国时仕齐国为大夫,以“刚直敢谏”闻名。
巫臣原名屈巫,他有一个儿子叫屈狐庸,巫臣出使吴国时屈狐庸随行并协助吴国学习中原的战车战术。巫臣在晋国度过了晚年,他死后其子屈狐庸继承了他的爵位,其家族在晋国世袭邢伯之号。
《咏夏姬》
郑宫初显蛾眉秀,陈殿曾闻玉玦幽。
国色倾城君臣惑,楚骑卷地获陈丘。
晋域栖隐平旧恨,吴楚兵争浪奔流。
九鼎连烽缘裙带,唯有风采青史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