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爆红与爆炸往往发生在旦夕之间,人们热衷于围观一些人的一夜成名,更喜欢吃瓜一些人设的瞬间塌房,大约便是深谙此道,有人导了一出“雪莲案”,事情源自有人在网上曝出一段视频,视频里是冰块生产车间,一片脏乱,说是雪莲冰块的生产车间,按照网络事件的发展规律,人们应该义愤填膺群起而攻之,不消几天就把雪莲踩在脚底,抹杀也只是挥手之间。
不成想雪莲官方连夜注册账号出来辟谣,更让人意外的是广大网民的态度,事涉食品安全卫生,搁在以前,本着宁肯错杀不能放过的键盘侠江湖行走准则,管他真的假的,先跟团踩上两脚再说,但这次不一样了,所有短视频下边的评论区上演了新一轮的“文艺复兴”:
有网友甚至直接喊话雪莲官方:雪莲自己改进吧,我们就当没看见。
我们吃瓜群众何时有了如此宽广的胸襟?这不符合吃瓜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
因为那是雪莲啊。许多八零后九零后如此说。
作为一个山东的八零后,雪莲是童年回忆里一个重要角色,尤其在冰箱尚未普及的年代,夏日里的凉爽大半都是雪莲给的,在五分钱一袋的橘子汽水悄然退出市场之后,当井水浸过的西瓜不足以消解盛夏的酷热,雪莲的存在简直就是一代人童年的福音。那时候,冰棍还没有进化升级为雪糕,八零后童年里的雪糕自然也不是什么软叽叽入口就化的奶油制品,那些从破棉被包裹着的箱子里一根根郑重拿出来的雪糕,大多都还保留着一部分冰棍的硬度,因为那会的追求是持久的凉爽,一根雪糕舔两口就没了,滋味再好有毛用,而雪莲不是,那是甜滋滋的冰块啊,又多又抗化,真真做到了物美价廉四个字,丢一块进嘴里,可以长久感受凉爽的快意。我总会想起小时候跟着爸妈在玉米地里除草,夏日炎炎,回家时候从小卖部里买一袋雪莲,一家人分食的喜悦,这是如今的雪糕给不了的,因为雪莲承载了美好的回忆,谁要毁它,我就怼谁。
促使人们对雪莲产生护犊子情绪的,大抵还有以“钟薛高”为代表的的一众雪糕新贵们,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热天去小卖部的冰箱,掀开了,随便拿一根雪糕,一结账,五十块,你说尴尬不,借口说拿错了,放回去在犄角旮旯挑一个最不起眼的,再去结账,四十九,你说更尴尬不,“雪糕刺客”,名不虚传,刺客们的大肆猖獗让人们再难一饱口腹之欲,相较之下,五毛钱一包从未涨价的雪莲冰块显得亲民又良心。人人都说今天不保卫雪莲,明天我们的后代就只能吃“钟薛高”。
何其熟悉的情境,让人不自觉由雪糕想到了房子。“钟薛高”们一步一步试探老百姓底限的套路跟当初房地产是一样一样的,你退一步,他们就进三步,如今时过境迁,人们再也无力与房地产做抗争,但总还要试着跟雪糕厂掰一掰手腕,否则,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