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带来的悲伤,我们怎么办?
——读《悲伤的力量》有感
人这一生总会面对一个永恒的问题——死亡,亲人会离世,朋友会远去,伴侣也有可能先跟我们说再见,这是谁也无法逃避的主题。人们往往习惯了去歌颂生命诞生的伟大,但唯独对死亡这个事实讳莫如深、难以面对。与生命诞生相伴的是喜悦,是庆贺;伴随死亡的却只有悲伤。
逃避与恐惧是我们面对悲伤的本能,但这并不是最好的处理的方式,过度沉湎于痛苦之中,可能使得生活更为狭隘,当我们关注的点仅仅局限于死亡本身时,我们便会忽略了生活中其他的存在。沉湎悲伤,我们会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忽略身边活着的人的感受,会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他人,会破坏与周边的人际关系,它像一头失去锁链的猛兽肆意地对周围的一切进行摧毁。有些人会因为无法处理悲伤而失去工作的动力,失去活着的勇气。可是逝者离去,生者尚存,我们悲伤的同时不能忘了还有活着的人陪着我们继续前进。我们不能自私的无止境的哀悼亡者,成了一个聋子一个瞎子,忽视周围人安慰的话语,陪伴的温暖,这对还陪在你身边的人不公平。随着岁月的流逝,身边的人终将会和我们一一告别,如果面对离去的人们,每一次都陷入无尽的悲伤,这对剩下还陪伴的人来说会不会太过残忍?而我们最终都会面临自己的死亡,那时候又该怎么面对呢?死亡的意义不是让活着的人无休止的痛苦和折磨下去,而是告诉人们应当珍惜仍然还拥有的。事实上,死亡是维持整个自然秩序所存在的必然,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有逝去的也会有新的生命降生,因此我们不必恐惧死亡,也不应该因为死亡而过度悲伤。悲伤是人之常情,如何面对死亡而来的悲伤是每个人都该学习的课题。
《悲伤的力量》这本书告诉读者的就是面对悲伤我们真正的态度。作者认为“真正伤害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代人的,并不是悲伤所带来的痛苦,而是他们为了逃避痛苦所做的事情。要治愈悲伤,首先要允许自己感受伤痛。我们需要洞悉自己内心所发生的变化,学会辨别自己的情感和动机,然后认识真实的自己。”英国有名的悲伤心理治疗师,朱莉娅·塞缪尔用自己25年来的心理治疗经验告诉我们,面对死亡而来的悲伤,逃避并不能让我们更好的生活,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将会一直持续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与身边其他人的感情。奇葩说里有一季讲到有一瓶忘情水可以忘掉一切悲伤,我们该不该喝。而喝忘情水实际上是逃避的一种手段,我们喝了忘情水,看似可以让我们能重新开始新生活,实际上这只是自我麻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情绪往往与经历是密切联系的,当我们喝了忘情水,再次想到那些离我们而去的人时,所有的情绪只归于一种——麻木。我们不会悲伤,也就更不能感受到与他们在一起的那种快乐。忘记负面情绪才是顶级的悲伤。正因为我们失去了,才能明白珍惜的可贵。由于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死亡,因此逃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我们了解了死亡的意义就会明白应该怎样继续的活着。
那么我们怎么样正确的面对死亡所带来的悲伤呢?与逝者的关系越亲密,我们的思念越是深刻。作者告诉我们,需要寻找这段关系的外化,我们可以穿戴与他们有关的物品,可以做他们爱吃的菜,为他们写一封信等等,这些外化的方式不仅可以使这段关系得到延续,也可以有效的减少负面情绪。任何的丧失都需要有哀悼的仪式,它给我们“放手”的勇气,让我们在心理层面去完全分离,才能保持一个健康、完整、平和的心态。
其次,我们要跟自己和解,要给自己一段时间去处理这些悲伤,去宣泄自己的这份痛苦。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我们的身体,神经科学家认为“身体会记得一切”,我们的经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我们的思维和所做的决定,因此健康的饮食和常规的锻炼会有助于我们负面情绪的宣泄。
而作为旁观者,我们面对陷入悲伤不能自拔的亲人、朋友,能够做些什么呢?作者给出以下建议:首先,学会接纳并倾听他们所经历的不幸;其次,我们要认可他们的不幸,然后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需要你的陪伴和帮助,如果需要,那么不要仅仅停留于言语而是实际采取行动去做些事;最后,我们需要顾及他们的情感,诚实的面对他们,并长期予以关注。因为悲伤所存在的时间远比我们想的长久。
我们的教育总是告诉孩子们如何努力的活着,却对死亡的话题谈及甚少。实际上,死亡教育是成长过程中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的,理解了死亡,也就明白活着的意义。我们学着面对死亡,接受逝去,也是为了能够积极地享受生活。而面对随死亡而来的悲伤呢,不要逃避,学会正确的宣泄方式,与之好好的相处,逐渐的走出这片阴影,积极的面对生活,才是我们活着的人继续存在的意义。